随着大气污染的日趋严重,“节能减排”,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研究NOx、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体有重要意义。
(1)如图是在101 kPa,298K条件下1mol NO2和1mol CO反应生成1mol CO2和1mol N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已知:
请写出NO与CO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的热化学方
程式: 。
(2)将0.20 mol N02和0.10 mol CO充入一个容积恒定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浓度变化状况如图所示。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变化说明该反应达到乎衡
b.当向容器中再充人0. 20 mol NO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K增大
c.升高温度后,K减小,N02的转化率减小
d.向该容器内充人He气,反应物的体积减小,浓度增大,所以反应速率增大
②计算产物NO在0~2 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NO)= mol·L-1·min-1
③第4 min时改变的反应条件为 (填“升温’’、“降温’’)。
④计算反应在第6 min时的平衡常数K= 。若保持温度不变,此时再向容器中充人CO、NO各0.060 mol,平衡将 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3)有学者想以如图所示装置用原电池原理将SO2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其负极反应式为 ,当有0.25 mol SO2被吸收,则通过质子(H+)交换膜的H+的物质的量为 mol。
(12分)下图中A~J分别代表相关反应中的一种物质,已知A分解得到等物质的量的B、C、D,已知B、D为常温下的气态化合物,C为常温下的液态化合物,图中有部分生成物未标出。
请填写以下空白:
(1)A的化学式为 ,B的电子式为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G→H 。
F+J→B+C+I 。
(3)0.3 mol I与足量C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4)容积为10 mL的试管中充满I和G的混合气体,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水全部充满试管,则原混合气体中I与G的体积分别为 mL, mL。
将一定量的镁和铜组成的混合物加入到稀硝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假设反应中还原产物只有N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3 mol/L 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5.1 g。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生成的沉淀量达到最大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V≥100 mL
B.当金属全部溶解时收集到NO气体的体积一定为2.24 L
C.参加反应的金属的总质量3.6 g<m<9.6 g
D.当金属全部溶解时,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一定是0.4 mol
向CuS0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人S0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滴加KI溶液时,转移2 mol e一时生成1 mol白色沉淀
B.通入S0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02的漂白性
C.通入S02时,S02与I2反应,I2作还原剂
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02
现有常温下的四份溶液:①0.01 mol/L CH3COOH溶液;②0.0l mol/L HC1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③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B.将②、③混合,若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③
C.将①、④混合,若c(CH3COO-)>c(H+),则混合液一定呈碱性
D.将四份溶液分别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③>④,①<②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的摩尔质量为200.5
B.该有机物属于芳香烃
C.该有机物可发生取代、加成、加聚、氧化、还原、消去反应
D.1 mol该有机物在适当条件下,最多可与4 mol NaOH、4 mol H2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