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定量的镁和铜组成的混合物加入到稀硝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假设反应中还原产物只有N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3 mol/L 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5.1 g。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生成的沉淀量达到最大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V≥100 mL
B.当金属全部溶解时收集到NO气体的体积一定为2.24 L
C.参加反应的金属的总质量3.6 g<m<9.6 g
D.当金属全部溶解时,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一定是0.4 mol
向CuS0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人S0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滴加KI溶液时,转移2 mol e一时生成1 mol白色沉淀
B.通入S0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02的漂白性
C.通入S02时,S02与I2反应,I2作还原剂
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02
现有常温下的四份溶液:①0.01 mol/L CH3COOH溶液;②0.0l mol/L HC1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③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B.将②、③混合,若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③
C.将①、④混合,若c(CH3COO-)>c(H+),则混合液一定呈碱性
D.将四份溶液分别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③>④,①<②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的摩尔质量为200.5
B.该有机物属于芳香烃
C.该有机物可发生取代、加成、加聚、氧化、还原、消去反应
D.1 mol该有机物在适当条件下,最多可与4 mol NaOH、4 mol H2反应
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B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C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元素D位于第ⅥA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D>B>C>A
B.元素A、B的氧化物所含化学键的类型完全相同
C.元素B和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B<C
D.元素B、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干燥pH试纸测定某新制氯水的pH
B.用图1装置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C.用图2装置能验证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D.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 KMnO4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