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工业上利用废铁屑(含少量氧化铝、氧化铁等)生产碱式硫酸铁[Fe(OH)SO4]的...

工业上利用废铁屑(含少量氧化铝、氧化铁等)生产碱式硫酸铁[Fe(OH)SO4]的工艺流程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如下表:

沉淀物

Fe(OH)3

Fe(OH)2

Al(OH)3

开始沉淀

2.3

7.5

3.4

完全沉淀

3.2

9.7

4.4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加入少量NaHCO3的目的是调节pH,使溶液中的________(填“Fe3”、“Fe2”或“Al3”)沉淀。该工艺流程中“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在实际生产中,反应Ⅱ常同时通入O2以减少NaNO2的用量,O2与NaNO2在反应中均作____      ____。若参与反应的O2有11.2 L(标准状况),则相当于节约NaN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4)碱式硫酸铁溶于水后产生的Fe(OH)2离子,可部分水解生成Fe2(OH)42+聚合离子。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医药上常用硫酸亚铁与硫酸、硝酸的混合液反应制备碱式硫酸铁。根据我国质量标准,产品中不得含有Fe2及NO3-。为检验所得产品中是否含有Fe2,应使用的试剂为________(填字母)。

A. 氯水  B. KSCN溶液  C. NaOH溶液  D. 酸性KMnO4溶液

 

(1) Fe + Fe2(SO4)2 = 2FeSO4 (2)Al3+ 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物充分接触,意思相近均给分) (3) Fe2+ + NO2- + 2 H+ = Fe3+ + NO↑ + H2O   ;氧化剂; 2 mol (4) 2Fe(OH)2++2H2OFe2(OH)42++2H+     (5)D(多选0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及流程图分析知,反应Ⅰ中发生的反应为Al2O3+3H2SO4=Al2(SO4)3+3H2O,Fe2O3+3H2SO4= Fe2(SO4)2+3H2O, Fe + Fe2(SO4)2 = 2FeSO4,Fe +H2SO4(稀)=FeSO4+H2↑,其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为Fe + Fe2(SO4)2 = 2FeSO4,(Fe +H2SO4(稀)=FeSO4+H2↑);(2)根据题意及流程图分析知,反应Ⅰ后溶液的成分为硫酸亚铁和硫酸铝的混合溶液,经搅拌、过滤后得硫酸亚铁溶液,所以加入少量NaHCO3的目的是调节pH,使溶液中的Al3+沉淀。该工艺流程中“搅拌”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率;(3)由题给信息知,反应Ⅱ中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的+3价降为反应后NO中的+2,则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必然升高,由Fe2+转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 + NO2- + 2 H+ = Fe3+ + NO↑ + H2O,反应Ⅱ的目的是利用氧化剂将Fe2+氧化为Fe3+,O2与NaNO2在反应中做氧化剂;n(O2)=0.5mol,则得到电子0.5mol×4=2mol,1molNaNO2被还原生成NO,化合价由+3价降低到+2价,得到1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数目相等知,节约NaNO2的物质的量为 2mol;(4)[Fe(OH)]2+离子,可部分水解生成[Fe2(OH)4]2+聚合离子,根据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可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OH)]2++2H2O=[Fe2(OH)4]2++2H+;(5)A、氯水可以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不能检验亚铁离子,错误;B、KSCN溶液和亚铁离子混合无现象发生,不能检验亚铁离子,错误;C、NaOH溶液加入和铁离子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不能检验是否存在亚铁离子,错误;D、在含有Fe3+的溶液中检验Fe2+,应选用酸性KMnO4溶液,现象明显,酸性KMnO4溶液氧化亚铁离子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正确,选D。 考点:以化学工艺流程为载体考查物质的制备和分离、氧化还原反应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1)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

反应Ⅰ: CO(g) + 2H2(g)  满分5 manfen5.com  CH3OH(g)              ΔH1

反应Ⅱ: CO2(g) + 3H2(g) 满分5 manfen5.com  CH3OH(g)  +  H2O(g)   ΔH2

①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Ⅰ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

250℃

300℃

350℃

K

2.041

0.270

0.012

 

由表中数据判断ΔH1        0 (填“>”、“=”或“<”)。

②某温度下,将2 mol CO和6 mol 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CO)= 0.2 mol/L,则CO的转化率为         ,此时的温度为         (从上表中选择)。

(2)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 2CH3OH(l) + 3O2(g) = 2CO2(g) + 4H2O(l)  ΔH1=-1451.6kJ/mol

② 2CO (g)+ O2(g) = 2CO2(g)  ΔH2 =-566.0kJ/mol

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3)某实验小组依据甲醇燃烧的反应原理,设计如图所示的电池装置:

 满分5 manfen5.com

①该电池的能量转化形式为              

②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③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pH减小,则该电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

化合物Ⅴ是中药黄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和抗肿瘤作用。化合物Ⅴ也可通过下图所示方法合成:

满分5 manfen5.com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Ⅲ的分子式为        ,1 mol该物质完全燃烧需消耗    mol O

(2)化合物Ⅱ的合成方法为:

满分5 manfen5.com

合成肉桂酸的反应式中,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反应物A的结构简式是                 

(3)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              。化合物Ⅰ和Ⅱ反应还可以得到一种酯,生成该酯的反应方程式为                                 。(不用注明反应条件)

(4)下列关于化合物Ⅳ、Ⅴ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都属于芳香化合物           

b.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Ⅳ消耗的H2更多

c.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都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5)满足以下条件的化合物Ⅰ的同分异构体Ⅵ的结构简式为                 

①遇FeCl3溶液显示特征颜色

②l mol Ⅵ与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1 mol Br2

③Ⅵ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1︰2︰2︰6

 

查看答案

对于常温下pH=3的乙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等体积、pH=3的盐酸比较,跟足量锌粒反应产生的H2更多

B.加水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pH变为4

C.加入少量乙酸钠固体,溶液pH升高

D.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H+)>c(CH3COOH) > c(CH3COO-)>c(OH-)

 

查看答案

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B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C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D位于第VIA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D>B>C>A

B.元素A、B的氧化物具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C.元素B和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B>C

D.B、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有乙烯生成     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溴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B       证明Mg(OH)2沉淀可以转化为Fe(OH)3沉淀   向2 mL 1 mol/L 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 mol/L 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 mol/L FeCl3溶液

C       检验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然后加入足量稀NaOH溶液,再向其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D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将NO2球浸泡在冷、热水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