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已知A的分子式为C4H8O2,它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产物有如下转化关系。 下...

已知A的分子式为C4H8O2,它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产物有如下转化关系。 

满分5 manfen5.com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结构简式为CH3COOCH2CH3

B.E的分子式为C2H6O

C.A在NaOH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

D.C滴入NaHCO3溶液中有气泡生成

 

B 【解析】 试题分析:A的分子式为C4H8O2,与NaOH溶液发生生成两种有机物,应为酯,由转化关系可知C、E碳原子数相等,则A应为CH3COOCH2CH3,水解生成CH3COONa和CH3CH2OH,则B为CH3COONa,C为CH3COOH,D为CH3CH2OH,E为CH3CHO。A.由以上分析可知A结构简式为CH3COOCH2CH3,故A正确;B.E为CH3CHO,分子式为C2H4O,故B错误;C.A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CH3COONa和CH3CH2OH,也为取代反应,故C正确;D.C为CH3COOH,具有酸性,且酸性比碳酸强,则滴入NaHCO3溶液中有气泡生成,故D正确。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推断,侧重于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的考查,解答本题注意根据转化关系判断A的类别以及E转化生成C,判断两种有机物碳原子个数相等,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乙酰水杨酸俗称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乙酰水杨酸的结构简式为满分5 manfen5.com

现有乙酰水杨酸的粗品,某同学用中和法测定产品纯度:取a g产品溶解于V1 mL1mol/L的NaOH溶液中,加热使乙酰水杨酸水解,再用1 mol/L的盐酸滴定过量的NaOH,当滴定终点时消耗盐酸V2 mL;

①写出乙酰水杨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计算出产品纯度为                             (只需列出计算表达式,不必化简。乙酰水杨酸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2)甲醇直接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效率高、能量密度高等优点。(已知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能量密度E =8.39 kW·h·kg-1)。

①若电解质为酸性,甲醇直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②该电池的理论输出电压为1.20 V,能量密度E =                              (列式计算。能量密度 = 电池输出电能/燃料质量,lkW·h = 3.6×106J,一个电子的电量=1.6×1019C)。

 

查看答案

1-乙氧基萘常用作香料,也可合成其他香料。实验室制备1-乙氧基萘的过程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已知:①相关物质的物理常数

物质

相对分

子质量

状态

熔点(℃)

沸点(℃)

溶解度

乙醇

1-萘酚

144

无色或黄色菱形结晶或粉末

96℃

278℃

微溶于水

易溶于乙醇

1-乙氧基萘

172

无色液体

5.5℃

267℃

不溶于水

易溶于乙醇

乙醇

46

无色液体

-114.1℃

78.5℃

任意比混溶

 

 

②1-萘酚的性质与苯酚相似,有难闻的苯酚气味,苯酚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粉红色。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将72g1-萘酚溶于100mL无水乙醇中,加入5mL浓硫酸混合。将混合液置于如图所示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实验中使用过量乙醇的原因是                    

满分5 manfen5.com

(2)反应结束,将烧瓶中的液体倒入冷水中,经处理得到有机层。为提纯产物有以下四步操作:①蒸馏;②水洗并分液;③用10%的NaOH溶液碱洗并分液;④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并过滤。正确的顺序是        (填序号)。

A.③②④①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3)实验测得1-乙氧基萘的产量与反应时间、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时间延长、温度升高,1-乙氧基萘的产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满分5 manfen5.com

(4)提纯的产品经测定为43g,本实验中1-乙氧基萘的产率为         。        

 

查看答案

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是一种集洗涤、漂白、杀菌于一体的氧系漂白剂,该晶体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利用图-2装置制备过碳酸钠,在冷水浴中充分反应后,按图-1流程可获得过碳酸钠产品。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1)恒压滴液漏斗中支管的作用是                

(2)制备过碳酸钠的关键是                       

(3)如果配制过碳酸钠的水中含有铁离子,不仅会削弱洗涤剂的去污能力,甚至完全失去杀菌作用。试分析其中的原因(写出其中一种即可,用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化学学习小组为了定性探究铁离子对这种新型漂白剂的不良影响,取该漂白剂100mL,加入25g FeCl3固体,产生大量无色无味气体,用贮气瓶收集气体。请选用下列试剂和实验用品完成气体成分的探究过程:0.1mol/LNaOH溶液、8.0mol/L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0.01mol/LKMnO4溶液、BaCl2稀溶液、品红溶液、蒸馏水、木条、酒精灯、火柴、洗气瓶。

①提出假设:对该气体成分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气体是O2;   假设2:气体是______________;  假设3:气体是CO2

②设计方案: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在下表中完成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

将气体依次通入盛有_______、________的洗气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8分)最近雾霾天气又开始肆虐我国大部分地区。其中SO2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利用钠碱循环法可除去SO2

(1)钠碱循环法中,吸收液为Na2SO3溶液,该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已知H2SO3的电离常数为 K1=1.54×10-2 , K2=1.02×10-7, H2CO3的电离常数为 K1=4.30×10-7, K2= 5.60×10-11,则下列微粒可以共存的是_____________。

A.CO32-    HSO3        B.HCO3   HSO3       

C.SO32-    HCO3        D.H2SO3     HCO3

(3)吸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²):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

n(SO3²):n(HSO3)

91 :9

1 :1

1 :91

pH

8.2

7.2

6.2

 

①上表判断NaHSO3溶液显      性,从原理的角度解释原因            

②在NaHSO3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A.(Na)= 2c(SO32-)+ c(HSO3),

B.(Na)> c(HSO3)> c(H)> c(SO32-)> c(OH),

C.(H2SO3)+ c(H)= c(SO32-)+ (OH),

D.(Na)+ c(H)= 2 c(SO32-)+ c(HSO3)+ c(OH

(4)当吸收液的pH降至约为6时,需送至电解槽再生 。再生示意图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① 吸收液再生过程中的总反应方程式是               

② 当电极上有1mol电子转移时阴极产物为      克.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发生反应2A2(g)+B2(g)满分5 manfen5.com2C(g);△H= -a kJ/mol(a >0),已知P是可自由滑动的活塞。在相同温度时关闭K,向A, B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 A2和1mol B2两容器分别在500℃时达平衡,A中C的浓度为w1 mol/L,放出热量 b kJ,B中C的浓度为w2 mol/L,放出热量 c kJ。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温度升高到700℃,反应的平衡常数将_____________(增大、减小或不变)。

(2)比较大小:w1_____ w2(填>、=、<),a、b、c由大到小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打开K,一段时间后重新达平衡,容器B的体积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若让A,B体积相等且固定P,在B中改充入4mol A2和2mol B2在500℃时达平衡后C 的浓度为w3 mol/L,则 w1,w3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说明A中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a、v(C)=2v(B2)                  

b、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c、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d、容器内的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6)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_____。

a、及时分离出C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B2的浓度                  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