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等的二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N2 (g)+3H2(g)2NH3(g) △H= —92.4 kJ/mol。
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容器编号 |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
达平衡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
||
N2 |
H2 |
NH3 |
||
① |
1 |
3 |
0 |
放出热量a kJ |
② |
2 |
6 |
0 |
放出热量bkJ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放出热量关系:b>2a B.放出热量关系:b =2a
C.达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①>② D.N2的转化率:①<②
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反应物的转化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下图的是:
A.2NO2 N2O4 (正反应放热)
B.NH4HCO3(s)
NH3+H2O (g)+CO2
(正反应吸热)
C.H2(g)+I2(g)
2HI(g) (正反应放热)
D.3O2 2O3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某温度下,对于反应N2(g)+3H2(g)2NH3(g) △H=-92.4kJ/mol。
N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1.0mol氮气、3.0mol氢气,置于1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放出的热量为92.4kJ。
B.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 < K(B)
C.上述反应在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H2的转化率提高。
D.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说明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6分)煤燃烧的反应热可通过两个途径来利用:a.利用煤在充足空气中直接燃烧产生的反应热;b.先使煤与水蒸气反应得到氢气和一氧化碳。然后使得到的氢气和一氧化碳在充足的空气中燃烧。这两个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a. C(s)+ O2(g) = CO2(g) △H=E1 ①
b. C(s) + H2O(g) = CO(g)+ H2(g) △H=E2 ②
H2(g)+ 1/2 O2(g) = H2O(g) △H=E3 ③
CO(g)+ 1/2 O2(g) = CO2(g) △H=E4 ④
回答:⑴与途径a相比途径b有较多的优点,即 。
(2)等质量的煤分别通过以上两条不同的途径产生的可利用的总能量关系正确的是
A、a比b多 B、a比b少 C、a与b在理论上相同
(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E1、E2、E3、E4之间的关系为 _
(3分)采用惰性电极从中选出适当离子组成的电解质(非熔融态下),并电解,
(1)若阴极析出金属,阳极放出O2,电解质所有可能为 。
(2)若两极分别放出气体,且体积比为,电解质所有可能为
。
(9分)按要求对下图中两极进行必要的联接并填空:
(1)在A图中,使铜片上冒H2气泡。请加以必要联接,则联接后的装置叫 。电极反应式:
锌板: ;铜板: 。
(2)在B图中,a和 b都是石墨电极,使a极析出铜,则b析出: 。加以必要的联接后,电极反应式,a极: b极: 。经过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后加入一定量的 ,溶液能恢复至与电解前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