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下面的四幅等高线图(单位:米,图幅相同),回答下列小题 1.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

读下面的四幅等高线图(单位:米,图幅相同),回答下列小题

1.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图表示的实地范围最大    B. ②图中的地区均为陆地

C. ③图等高距最小    D. ④图表示的内容最详细

2.四幅等高线图表示的区域中,坡度最陡的是

A.     B.     C.     D.

 

1. C 2. A 【解析】 1.①图比例尺最大,表示的实地范围最小;②图中的地区多为山脊;③图等高距最小 ;④图比例尺最小,表示的内容最粗略。据此分析选C。 2.四幅等高线图图幅相同,A图比例尺最大,则表示的区域坡度最陡,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面四幅图,回答下面小

1.②地位于④地的方位是

A. 西北    B. 西南    C. 东南    D. 东北

2.四幅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实地面积最大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2018年12月29~30日白天,贵州省迎来入冬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降雪天气,大部分地区普遍中到大雪,中部以东以及南局部地区(毕节东部、贵阳、遵义东部、铜仁、黔东南、黔南、安顺)可达暴雪,全省大部分最低气温降至-8~0℃,大部分地区出现道路结冰和积雪。

回答下面小题。

1.2018年12月30日,思南中学新校区迎来了搬迁以来的第一场大雪,影响本次天气过程的系统是

A.     B.     C.     D.

2.与此次天气造成影响无关的有

A. 部分高速公路被封闭    B. 极光现象

C. 城市用电、用气量增多    D. 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

3.政府相关部门在对此次受灾被困灾民开展营救行动时,所利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有:① 遥感技术 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数字地球”技术  ④地理信息系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北京时间2018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中国月球探测的新旅程。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我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不负众望,成功的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回答下面小题。

1.当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时,下列城市与北京属于同一日期的有

①新加坡(103°E,1°N )  ②堪培拉 (149°E,35°S) 

③科伦坡(80°E,9°N)    ④东京( 139°E,35°N)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在嫦娥四号探测器奔向月球到背面软着陆期间,有关下列现象说法可信的是

A. 思南昼短夜长,且昼在逐渐变短

B. 南极附近极夜范围缩小

C. 平壤比首尔昼要短,但正午太阳高度要高

D. 地球公转速度一直在加快

 

查看答案

洋流是海水运动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对地理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要素之一。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课题:    探究南美洲西海岸洋流形成及对环境的影响材料准备: 南美洲等温线分布图

(1)读甲图, 20°S 附近表层水温的 A 海区比 C 海区的     (高、低),判断 A 海区洋流的性质为     ,请在图甲上画出A 处洋流的流动方向。

(2)A 海区位于         气压带与     气压带之间,盛行风向为     ,受此风的影响,海水会发生运动,在图乙上画出该海域海水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示意图。

(3)分析该洋流对沿岸气候及海洋生物资源的分布有何影响: A 处沿岸地区气候类型是     ,该洋流对此气候类型分布的影响及原因是         。   B.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分布的影响及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读“一带一路”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2018 年 12 月 5 日开始,为了落实国家“绿盾”行动相关要求,切实保护好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珠峰国家自然保护区绒布寺以上核心区旅游。读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的自然带分布图” 。

 

(1)“丝绸之路经济”在我国境内自东向西自然带依次递变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_________,这种变化体现自然地理环境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2)珠峰南坡山麓的自然带 A 是_____ ,自然带 C 对应的代码是_____,(①高山针叶林带 ②高寒荒漠带 ③高山草甸带)。

(3)珠峰自然带的分布反映地理环境的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成因是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高度的变化,_____状况变化很大而形成;此规律同_____的地域规律有些相似。)

(4)珠峰南坡自然带比北坡数目多,其主要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