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3 月 24 日 20:30~21:30,全球 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7000 多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再次“熄灯一小时”,以参加全球性环保活动“地球一小时。”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球一小时”活动主要针对哪种大气环境问题提出的 ( )
A. 酸雨蔓延 B. 全球气候变暖 C. 臭氧层破坏严重 D. 大气光污染
2.引起该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
①冰箱、空调的大量使用
②人口过多,呼出大量 CO 2
③气候的周期性波动
④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18 年 8 月 11 日 9 时第 8 号超强台风“玛莉亚”在福建省连江县沿海登陆,闽浙沿海多地狂风巨浪,损失严重。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表示台风“玛莉亚”的天气系统正确的是( )
A. B.
C. D.
2.台风“玛莉亚”造成危害的主要原因是( )
A. 大雪、冻雨 B. 寒冷、干燥
C. 狂风、暴雨 D. 扬 尘 、 风 沙
空气质量指数(简称 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指数越小,空气质量越洁净。下图表示某年 3 月 12 日 16~24 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及 20 时海平面气压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日 20 时( )
A. 北京大风天气,空气污染减轻
B. 东海海域天气晴朗,风平浪静
C. 低压天气系统中,P 强度最强
D. Q 地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降水
2.此时,北京的风向及其与福州相比风速大小 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偏北风 较小
B. 偏南风 较大
C. 偏南风 较小
D. 偏北风 较 大
3.下面各图与北京这几天的气温、气压变化相符的是
A. B.
C. D.
下图为亚洲东部和南部某月气压与风向的示意图, 读图回答 下列各题。
1.图示季节,福建省的气候特点是( )
A. 寒冷干燥 B. 低温少雨
C. 高温多雨 D. 温和干燥
2.M 地季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 海陆热力差异 B.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 受地形的影响 D. 沿海海水流动的影响
下图中曲线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状态下,在近地面同一高度上,有关三地气温和气压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水库气压最低 B. 林地气压高于裸地
C. 水库气温最低 D. 裸地气温高于林地
2.下列有关此图近地面气流运动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由水库流向裸地 B. 由裸地流向水库再流向林地
C. 由水库流向林地 D. 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1.“高处不胜寒”说明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A. a 辐 射 B. b 辐 射
C. c 辐 射 D. d 辐 射
2.“秋阴不散霜飞晚”, 意思是:秋空上阴云连日不散,霜飞的时节也来迟了。与诗句中“秋阴不散”导致“霜飞晚”密切相关的是( )
A. a 辐射 B. b 辐射 C. c 辐射 D. d 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