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河是我国东南沿海的河流,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河是我国东南沿海的河流,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土地、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流域内的东南部以三角洲平原、台地、丘陵为主,中部以台地、丘陵为主,西北部则为山地、丘陵。

材料二 下图是甲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三 下图反映的是甲河流域部分基本数据(2010年)。

(1)描述甲河流域城市分布的特点,该流域城市体系(参考中心地理论)较为合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甲河流域开发的核心问题是河流的利用与治理。请简要说明甲河上游地区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

(3)上游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对中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哪些?并简述上游地区水土保持的措施。

 

(1)东南多,中部和西北部少;多沿河分布 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相距越远;城市等级越低,则反之。 (2)改善航运、提供发电、有利于水产养殖、发展旅游、便于灌溉。 (3)影响:河道淤积,河床升高,易引发洪涝灾害;影响航运。 措施:植树造林等生物措施;发展立体农业(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等农业技术措施;平整土地、修建梯田等工程措施。 【解析】 (1)读图可以看出甲河流域城市分布的特点是东南多,中部和西北部少;多沿河分布。结合图例分析图中等级关系可以看出等级越高的城市,数量较少,相距越远;等级越低的城市,数量越多,相距越近,符合城市体系区位理论,所以说该流域城市体系较为合理。 (2)流域的开发都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所以甲河流域开发的核心问题也应该是河流的利用与治理。甲河上游地区水电站建设,修筑水坝,抬高河流水位,可以改善航运,提供发电,给经济发展提供能源动力,有利于水产养殖,发展旅游,便于灌溉,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4)上游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往往造成中下游地区河道淤积,河床升高,易引发洪涝灾害,继而影响航运等不利影响,针对于此,河流上游地区应该加强植树造林,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平整土地、修建梯田,发展立体农业,综合多项措施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峨眉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称,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有保存完整的亚热带植被体系,生物种类丰富。

材料二:下图为峨眉山及周边区域简图。

(1)请简要描述图中西部地区的地形特征(从地形类型和地势高低两个角度分析)。

(2)分析峨眉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不同纬度昼长年变化幅度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纬度最大昼长为13小时

B. 乙纬度昼长年变化幅度为23小时

C. 甲纬度最晚日落时间为当地21:15

D. 乙纬度最大正午太阳高度为43.5°

 

查看答案

下图中OP、OQ分别表示某地二至日的正午树影长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的纬度位置为(  )

A.     B. 11°S    C. 20°N    D. 67°S

2.该地树影最长的日期(  )

A. 当地昼短夜长    B. 南欧正值雨季    C. 华北落叶纷飞    D. 北极极光绚丽

 

查看答案

某地理小组野外考察日志记录,某日北京时间7:00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日落时北京时间为19:15,晚上观北极星的仰角为40°,次日白昼开始变短,北极星的仰角变大。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研究小组的行进方向是(  )

A. 向西北    B. 向东北    C. 向西南    D. 向东南

2.又经过15天,研究小组到达新营地,小组成员推测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

A. 赤道地区太阳从正东升起    B. 北半球的昼与夜比值变小

C. 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缩小    D. 新露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50°

 

查看答案

我国A市某中学(左图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  )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

2.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

A. 惊蛰到立夏    B. 立夏到小暑

C. 白露到立冬    D. 立冬到小寒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