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北半球气压带或风带。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地中海气候的形成受
A. ①②交替控制 B. ②③交替控制
C. ③④交替控制 D. ①④交替控制
2.考虑极地寒风凛冽,中国北极黄河科考站的门窗朝向应避开
A. 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东南方向
读某市天气预报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表中该市这5日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过境前后,该市气压变化符合右图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下列天气现象发生时,气压变化符合图中曲线②的是
A. 北方夏季暴雨 B. 沙尘暴 C. 台风 D. 秋高气爽
同学们今天是2018年三九第2(或3)天,天冷了!你注意到了吗?教室门一开,前排的同学先感觉到腿冷,看到进来的老师眼镜上起了一层白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温度:②>③>④>① B. ②地阴雨天气,③地晴朗天气
C. 气压:③>②>①>④ D. ②地垂直方向大气下沉
2.教室的门刚打开时,空气流动的情况是( )
A. B.
C. D.
下图为“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
A. ①减弱 B. ②增强
C. ③增强 D. ④减弱
2.我们知道一般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那是因为近地面的热量来源主要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干热岩是一种高温岩体,埋藏于地下3~10千米,温度在150℃以上。通过注入凉水,吸收岩体热量转化成蒸汽,再抽取到地表加以利用,可用于发电、供暖等。在综合分析地质条件后,2017年9月我国在青海省钻获236℃的高温干热岩体。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1.岩石圈
A. 就是指地壳 B. 由岩石组成
C. 全球厚度均一 D. 包括软流层
2.干热岩位于
A. 地壳 B. 地幔 C. 地核 D. 软流层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秦时期创立、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它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它可以反映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可知,下面的时间段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的是
A. 春分→清明
B. 小暑→大暑
C. 霜降→立冬
D. 小寒→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