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吉林省既是我国的工业大省,也是农业大省。下图为吉林省区域图...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吉林省既是我国的工业大省,也是农业大省。下图为吉林省区域图。

材料一   查干湖自然保护区是吉林省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区年平均降水量为 400~500mm,年均 蒸发量为 1140~1270  mm,秋冬春三季风力均比较强劲,风速约13m/s。20 世纪 70 年代,由于 霍林河上游大量修建水库,拦蓄河水,使下游经常断流,导致查干湖一度面临干涸的威胁。之后,政府实施“引松入查”工程,才使得其湿地功能得以恢复,随后建立了查干湖国家自然保护区,成为吉林的西部生态屏障。

材料二 查干湖是吉林省著名的渔业生产基地,尤其以“胖头鱼”最为著名,该鱼喜静水环 境,其每年的产量约占整个渔场的 60 %。另外,胖头鱼肉质细腻,鱼头还富含卵磷脂,深受孕妇、儿童及老年人喜爱。近年来经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远销省 内外,因此成为查干湖的地理标志产品。

材料三 今日查干湖成为科尔沁草原上的明珠,是当地人心中的圣湖,春观鸟、夏赏荷、冬捕鱼。良好的湿地环境带来了旅游业的繁荣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2018 年 9 月 26 日习近平视 察时肯定当地的“青山绿水,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

(1)指出图中查干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方式。20 世纪 70 年代查干湖面临干涸的自然原因。

(2)读材料一,分析实施“引松入查”工程对查干湖及周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带来的有利影 响。

(3)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胖头鱼”成为查干湖地理标志产品的原因。

(4)结合图文材料,提出查干湖周边地区长远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1)大气降水补给 ; 河流水补给 年降水少,蒸发强;河流入湖补给量减小;多大风,风沙掩埋快 (2)①入湖水量增加,湖泊水位上升,水域面积扩大,净化水质能力增 强;②湖区及周边地区气候得到调节,温差减小,湿度增加;③沙漠化、 盐碱化减轻,生态环境改善; ④生物种类和数量均增加;⑤减轻风沙对 吉林西部生态环境的威胁 (3)①查干湖水域宽阔,适宜生长,产量大;②位于自然保护区,其水质好, 品质好;③ 是自然生长的绿色、有机鱼,质量优;④富含卵磷脂,营养价值高,深受喜爱, 市场广。 (4)①充分利用渔业、石油等资源发展相关产业,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②利用湿地等自然保护区发展旅游业;③发展风力发电等绿色能源;④合理调配水资源,恢 复保护生态环境;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先进管理经验,改善投资环境。 【解析】 (1)查干湖位于东北平原,湖水的主要补给方式大气降水补给、河流水补给。20 世纪 70 年代查干湖面临干涸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气候、河流原因。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年降水少,蒸发强,多大风,风沙掩埋快,湖水自然损耗多;由于降水少,河流入湖补给量减小,这些原因导致查干湖面临干涸。 (2)实施“引松入查”工程使得入湖水量增加,湖泊水位上升,水域面积扩大,净化水质能力增强;由于湖区水域增大,湿地功能增强,湖区及周边地区气候得到调节,温差减小,湿度增加;水预增多,周边用水情况改善,沙漠化、 盐碱化减轻,生态环境改善;湖泊水体增多,生物种类和数量均增加;湿地功能增强,减轻了风沙对吉林西部生态环境的威胁。 (3)“胖头鱼”成为查干湖地理标志产品的原因可以从区域自然条件、鱼的品质及营养价值等方面分析。查干湖水域宽阔,适宜“胖头鱼”生长,产量大;湖区水质好、环境好,鱼的品质好,属于绿色有机鱼,质量优;该鱼营养价值高,市场广。 (4)查干湖周边地区长远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行,对区域优势资源如渔业、石油等资源合理开发;发展旅游业;发展风能;合理调配水资源,恢复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基建,改善投资环境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于 2018 年 10 月 23 日通车,海中桥隧主体工程横跨伶仃洋(珠江 口)连接香港珠海澳门三地。其中海底隧道两端建有东西两个人工岛,中国首 创的深插钢圆筒 快速筑岛技术,创造了多项世界工程记录,克服重重困难,展现中国的“铁人”精神。

据此完 成下面小题。

1.港珠澳大桥中部建设的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   

A. 缩短通行距离    B. 加大桥面宽度    C. 便于大型轮船通行    D. 减小施工难度

2.港珠澳大桥建设与运营维护需要克服自然障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抵御台风及强台风的侵袭    ②抗击海浪、风暴潮的洗礼   

③减轻泥沙淤塞、海水对设 施的腐蚀    ④ 防止工程对沿岸生态环境的破坏

⑤克服对轮船航运、飞机飞行的干扰

A. ①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④⑤

3.港珠澳大桥建设的意义正确的是(   

①展示我国造桥技术水平由大国迈进强国    ②缩短港珠澳三地通行里程,提高通行时间

③促进港珠澳地区人才交流经济发展    ④利于维护珠江三角洲的长期稳定与繁荣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杭州市地处河流下游,是以开放性江河水为饮用水源的城市。千岛湖配水工程于2014年底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通水。根据设计,配水工程输水线路中有九成以上线路走隧洞。

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该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保证水质,沿线多采用管道输水

B. 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建设难度小

C. 千岛湖水质优良,是杭州唯一的水源地

D. 受地势影响,全程须逐级提水,耗能大

2.该工程建成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A. 千岛湖水体受到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

B. 极大改善沿线河湖水质,使水价降低

C. 将千岛湖作为第二水源,将会减少下游取水所承受的沿途水环境污染压力

D. 可能导致长江口海水倒灌,杭州城区地面下沉

 

查看答案

京津冀一体化是为了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读京津冀一体化区位优势图。

回答下面小题。

1.在京津冀一体化体系中,三大区域之间的经济要素要随着区域的协作和发展产生流动。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资金主要由河北区域流向京津两区域    B. 资源主要由京津两区域流向河北区域

C. 技术主要由河北区域流向京津两区域    D. 资金主要由京津两区域流向河北区域

2.京津冀一体化是多赢的合作,对京津冀一体化合作带来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 使三大区域人口集中度增加    B. 使三大区域产业功能分工明确

C. 分散河北区域人口和交通压力    D. 突出北京作为经济中心的城市职能

 

查看答案

下图为蒙东基地煤变油的工艺流程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制约该工艺实施的主要条件是(    )

A. 距离消费市场远    B. 工艺技术要求过高

C. 生态破坏严重    D. 水资源相对短缺

2.关于该流程的效益叙述正确的是(   

①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②利于能源转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    ④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缓解全球变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基地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消费区的正确叙述是  (    )

A. 华北地区能源消费主要以石油为主    B. 东部沿海能源消费以水电、核电为主

C. 西南基地能源主要是水能、天然气    D. 蒙东基地生产主要是煤炭、石油

2.目前,缓解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矛盾的有效措施有(    )

①大力开发西部能源资源,加强区域能源调配    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用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    ④大力研发太阳能、潮汐能,开发新能源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