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题文)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别山北麓,距信阳...

(题文)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别山北麓,距信阳市32km,介于东经114.18-114.30°,北纬31.28-32.09°之间,面积4.68万公顷,保护区内的最高峰海拔827.7m,是一个以保护山区森林珍稀鸟类为主的野生动

物型的自然保护区。董寨自然保护区的鸟类之多,为同一纬度或同一经度保护区中所罕见的。越来越多的观鸟人喜爱上了董寨这个看鸟的好地方。下图示意我国候鸟迁徙路线及董寨自然保护区位置。

(1)说明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众多的原因。

(2)简析观鸟人喜爱到董寨自然保护区观鸟的原因。

 

(1)位于秦淮一线以南,是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域,气候温和湿润;森林生态系良好,物种多样,为鸟类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处在候鸟的迁徙路线上;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为保护鸟类发挥了重要作用。 (2)董寨自然保护区内的最高峰,海拔827.7m,山体不高,体力消耗少并且较为安全;董塞自然保护区位置适中,距周边大城市较近,且交通便利;下游有大型水库,观水鸟也很方便。 【解析】 (1)结合自然条件分析。秦岭--淮河是我国自然地理的重要分界线,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淮一线以南,是亚热带到暖温带的过渡区域,气候温和湿润,适宜不同鸟类的生存;森林生态系良好,物种多样,为鸟类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也可以再联系候鸟的迁徙路线分析。 (2)主要从旅游距离、保护区内观赏条件、交通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塞罕坝,平均海拔 1500 米,年均气温-1.5℃,极端 最低气温-43.3℃,年均积雪日数 169 天,年均 6 级以上的大风日数 47 天,年均无霜期仅72 天。

历史上的塞罕坝曾经水草丰美、森林茂密,是清朝著名的皇家猎苑。随着历史的推移,由于 连年战争等原因,植被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严重。到 20 世纪 50 年代,这里的原始森林已 荡然无存,成为风沙蔽日的茫茫荒原。1962 年,塞罕坝设立机械林场。林场建设初期,造 林成活率低,不足 10%。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人们在这里建起 112 万亩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 工林场,使塞罕坝森林覆盖率从 1962 年的 12%提高到如今的 80%,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 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及其周边区域。

(1)简述塞罕坝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2)推测林场建设初期造林成活率低的主要自然原因。

(3)分析塞罕坝生态环境的恢复如何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查看答案

图中的W岛西部沿海地区年降水量超过2000mm,冬季平均气温可达5℃,是世界温带雨林主要分布地区之一。雨林中植被茂密但树种单一,高大的优势树种颜色暗绿,树冠浓密,透光量很小,林中阴暗潮湿,地衣、苔藓随处可见。下图示意W岛温带雨林局部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W岛位于

A. 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B. 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C. 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D. 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2.导致W岛东西部年降水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大气环流    B. 地形    C. 洋流    D. 纬度位置

3.W岛雨林中的优势树种属于

A. 阔叶林    B. 硬叶林    C. 针叶林    D. 混交林

 

查看答案

马铃薯性喜冷凉,根系短,成长周期约3个月,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沃诺索博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中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火山喷发,使土壤表层覆盖较厚的火山灰,原来多种植热带经济作物,近年来广泛种植马铃薯,成为该国最主要的马铃薯产区,但也导致当地山体滑坡频发。下图为沃诺索博的遥感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沃诺索博成为印尼最主要的马铃薯产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热量    B. 水分    C. 地形    D. 土壤

2.沃诺索博改种马铃薯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B. 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高

C. 当地传统食物,市场广阔    D. 田间管理简单,劳动力成本低

3.沃诺索博种植马铃薯易导致山体滑坡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A. 该地多对流雨,降水强度大

B. 多火山分布,地形坡度陡

C. 马铃薯生长周期短,地表长期缺乏植被保护

D. 马铃薯根系短,易产生水土流失

 

查看答案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年代最久、湖底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下图示意贝加尔湖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湖泊的成因与贝加尔湖一致的是

A. 坦噶尼喀湖    B. 苏必利尔湖    C. 里海    D. 维多拉亚湖

2.贝加尔湖南北距离约为

A. 60千米    B. 300千米    C. 600千米    D. 900千米

3.安加拉河

A. 径流量小    B. 水位季节变化较大    C. 含沙量大    D. 有凌汛现象

 

查看答案

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是长江重要调蓄湖泊,是我国首批列入《国际湿地公约》重要湿地名录,被称为全球不可多得的巨大的物种基因宝库。20世纪八十年代,外号“湿地抽水机”的欧美黑杨引入洞庭湖区,在大量的洲滩种植此树,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下图示意洞庭湖的变化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代表的是

A. 泥沙淤积速度加快    B. 水生生物死亡

C. 湖泊蓄纳洪水能力增强    D. 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2.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可能导致洞庭湖地区

A. 地表径流变化减小    B. 区域降水量增多

C. 生物数量和种类减少    D. 地下径流量增大

3.洞庭湖的这一变化对长江下游河段的影响是

A.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    B. 洪涝灾害的发生几率增大

C. 河流流速减慢    D. 年径流总量增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