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地理一选修3:旅游地理) 近年来,随着几部影视剧的热播,其取景地“雪乡”倍受游...

(地理一选修3:旅游地理)

近年来,随着几部影视剧的热播,其取景地“雪乡”倍受游客捧。“雪乡”原名双峰林场,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长汀镇(见图),面积仅500公顷,当这里进入雪期时,皑皑白雪在风力的作用下随物具形,千姿百态。每年12月下旬至次年3月上旬是“雪乡”旅游的旺季,每天游客超过万人。“雪乡”旅游价格相对较高。

分析冬季“雪乡”旅游价格较高的原因。

 

冬季“雪乡”景色独特,观赏(美学)价值较高:媒体的宣传使知名度提高,旅游旺季游客数量大; “雪乡”面积较小,基础设施有限,接待能力不足;地处偏远,雪期交通条件差,物资运入成本高;一年中旅游旺季时间较短,旅游投资回报慢;景点开发晚,管理不完善等。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主要考查旅游开发等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较强逻辑推理能力,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冬季“雪乡”旅游价格较高的原因,可以从景观独特、基础设施、交通、成本等方面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生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部分鱼类的繁殖及肥育场所。一般情况下,湖泊枯水季节的“露滩”和“晒滩”利于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某校地理实践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甲湖流域(图5)历史上水旱灾害频发,部分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甲湖蓝藻水华的发生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1962年湖口水闸建成后,湖中高等水生植物覆盖率和食藻鱼类比例大幅下降。1980年代以来,甲湖蓝藻水华频发,富营养化严重。2018年初,甲湖流域开始全面实施河长制和湖长制,统一规划综合整治流域水体。

(1)遥感监测显示,甲湖蓝藻水华爆发集中在夏秋季且湖西部多于东部,说明其原因。

(2)调查表明,在农业社会甲湖蓝藻水华往往发生在洪水年份,推测其可能原因。

(3)分析半个多世纪以来甲湖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度下降的可能原因及不利影响。

(4)说明甲湖流域全面实施河长制和湖长制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锂和铀是目前能够作为能源利用的两种金属,可通过热核反应产生巨大能量。用锂制造的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好的储能装置,和其他电池相比,锂电池能量密度高、寿命长、体积小、质量轻、无污染,被大量用于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因此锂被誉为“21世纪的能源金属”。

内陆盐湖中含有丰富的锂资源,开发的主要工艺流程之一就是通过盐湖卤水的自然蒸发,以获取锂富集的卤水。位于智利、玻利维亚和阿根廷三国交界区域有丰富的锂矿,被称为世界“锂三角”。下图是智利阿卡塔玛盐沼的分布图,该地区年蒸发量可达3383毫米,是智利盛产锂的重要地区。智利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引进外资、技术进行规模开发,主要出口碳酸锂等初级产品。而玻利维亚却严格控制锂矿的开发规模,仅限外商投资锂矿的深加工等高附加值产业。

(1)指出阿卡塔玛地区蒸发量大的可能原因。

(2)说明锂被称为“21世纪的能源金属”的原因。

(3)分析智利开发阿卡塔玛盐沼的锂资源时不利的地理条件。

(4)与玻利维亚开发锂矿的方式相比,分析智利开发锂矿的主要优势与不足。

 

查看答案

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中的能量,其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地球上的生物质能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农业秸秆、森林废弃物、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动物粪便等。将生物质加以处理就可以转换成日常所需的常规能源,如生物质天然气、电能等。把秸秆、人和牲畜粪便及生活垃圾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搅拌、增温,再经过预处理之后一起投入到厌氧发酵池,让其与氧气隔绝后进行发酵,就可以生成生物质天然气。我国长春地区在兴建生物质天然气工程项目时,一般要配套建设太阳能发酵棚。近年来,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增长迅速。下表为2015年全球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统计表(单位:十亿瓦特)。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2015年全球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空间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A. 欧洲装机容量大,与其经济发达、能源需求大有关

B. 中东装机容量小,与其经济落后、能源需求小有关

C. 中国装机容量大,与其常规能源短缺有关

D. 美国装机容量小,与其生物质原料少有关

2.关于长春地区生物质天然气工程项目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能发酵棚的作用主要是发电,满足生物质天然气厂耗电需求

B. 太阳能发酵棚的作用主要是供热,保证冬季生物质天然气厂运转

C. 生物质天然气项目会消耗大量农业秸秆,破坏生态平衡

D. 生物质天然气项目会产生大量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

3.为充分利用太阳能,长春地区生物质天然气工程需要根据时间来调整太阳能发酵棚中阳光板与地面夹角。下列时段,夹角需先调大再调小的是

A. 元旦到植树节    B. 植树节到劳动节

C. 劳动节到国庆节    D. 国庆节到元旦

 

查看答案

下渗率指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渗入地表的水量,常用mm/h计。在某种情况下,降雨渗入地表时的最大下渗率,叫下渗容量,不同的下垫面其下渗容量不同。降雨损失量包括地表的截留、下渗、填洼与蒸发等。下面两图分别表示下渗率随时间变化图和不同地表降雨损失量随时间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在同一区域中,左图四个时间点中降雨累积损失量最大的是

A. t1    B. t2    C. t3    D. t4

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下列地表中下渗容量最大的是

A. 草地    B. 水泥路面    C. 裸地    D. 沥青路面

3.若降水量相同,与右图中①至④符合的是

A. 草地、裸地、沥青路面、混凝土方砖    B. 草地、裸地、混凝土方砖、沥青路面

C. 混凝土方砖、沥青路面、草地、裸地    D. 混凝土方砖、裸地、沥青路面、草地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5月13日沙尘暴区及其移动路径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此次沙尘暴移动路径的主要因素有

A. 沙源、地形    B. 地形、风向

C. 沙源、风向    D. 沙源、城市

2.下列关于13日08时图中城市受沙尘暴影响强弱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民丰强于和田    B. 喀什强于若羌

C. 敦煌强于玉门    D. 若羌强于民丰

3.从13日02时到13日23时期间,沙尘中心的移动速度

A. 越来越慢    B. 先快后慢    C. 先慢后快    D. 越来越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