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

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七在①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图所示(初一、十一、廿一均为逢一,其余类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该地区(  )

A. 集镇等级分为两级    B. 集市的周期为3

C. ①地的服务范围比②地小    D. ②地的服务功能比①地齐全

2.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  )

A. 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    B. 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C. 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    D. 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

3.有关集镇级别与提供职能的正确叙述是(  )

A. 集镇等级越高,提供的职能种类越少    B. 同级别集镇提供的职能完全相同

C. 高等级别集镇不具有低等级别集镇的功能    D. 集镇等级越低,提供的职能种类越少

 

1.A 2.D 3.D 【解析】 1.集镇等级分为两级,①地逢一、四、七形成集市,等级高,其他六个地区等级低,且为同一等级,①地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高于其它六地。 2.该地位于我国西部平原地区,经济欠发达,人口稀少,①地不能每日成为集市,当地居民购买力不足,商业网点的设置需要达到其门槛人口才能有盈利。 3.中心地级别越高,提供职能种类越多,中心地服务范围越大,中心地数目越少,且一个较高等级的城市周围总是分布有多个较低等级的城市,彼此距离越远,所以D正确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根据下图中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城市最初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是________(河流、矿产资源)。该城市未来将向东北方向扩展,试从交通、河流等方面分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 A、B、C三处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

 

(3)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拟在①、②处分别新建化工厂和自来水厂。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查看答案

读某城市建成区用地面积变化图(图甲)与该市土地利用结构比例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式,说明5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趋势。

(2)说出该市A、B、C三大城市功能区的类型,指出形成功能区如此布局的最主要因素

(3)分析高新技术企业布局在该市中心城区外围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分布图。该城市有2 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南船北马,七省通衢”。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焦柳铁路线,穿过该城市多采用高路基(如图2)、公路涵洞的方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铁路交通    D. 水运

2.在当时条件下,铁路线穿过城区多采用高路基或公路涵洞的形式,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为(  )

A. 形成立体交通,对城市交通干扰小

B. 防止城市内涝

C. 阻止行人穿行

D. 夯实地基,防止地面下沉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城市用地功能区规划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从环境因素考虑,图示城市各功能区用地规划合理,该地区最可能(   )

A. 属热带雨林气候    B. 地势起伏小    C. 河流自南向北流    D. 盛行东北风

2.该城市功能区与其形成的主导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行政因素    B. 乙—历史因素    C. 丙—社会因素    D. 丁—经济因素

 

查看答案

下图图甲是我国南方某大城市地铁线分布图,图乙是该城市某地铁站一天中部分时段进出站人数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甲分析,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位于中心商务区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2.据图乙分析,该地铁站所在的功能区是(  )

A. 中心商务区    B. 住宅区    C. 工业区    D. 文化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