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某岛屿及附近海域等高线图。 材料二:据统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某岛屿及附近海域等高线图。

 

 

材料二:据统计,2010年该岛屿所在国家的人口已达2.35亿,成为世界第四人口大国,该国的石油、锡、天然气、铀、镍、锰、铜、铬、铝土矿、金刚石的储量也较丰富。

(1)描述该岛屿的地形特征。

 

(2)据材料二,简述该国的人口变化特点,并分析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和这种变化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

 

(1)该岛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分布在北部及沿海地区。(2)变化特点:人口增长率降低,人口数量增大。原因:资源丰富,科技进步,农业单位面积产值提高。环境问题: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和分布特征,西北部海拔高达2000米以上,东南部海拔多数在500米以下 ,北部有海拔200米以下的沿海平原,所以其地形特征是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分布在北部及沿海地区。 (2)人口变化特点可从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率两方面分析。读材料二图可知,该 国人口增长率降低,人口数量增大。 人口增长的原因应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资源、科技、经济等方面分析。读材料二可知,该国自然资源丰富,随着资源 的开采,该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单位面积产量增加,能养活更多的人口,环境人口容量增大,人口增多。 新增人口会消耗更多的资源,人口增加所需要的粮食等生活、生产资料增多,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开矿、扩大耕地面积都会导致植被退化、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生态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新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表”,回答下列问题。

             新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表

 

(1)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绘出新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折线图。

(2)1949年—1957年,我国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的原因是                 

(3)1975年以后,我国人口死亡率的特点是                       

(4)1965年后,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其最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

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曲线A、B表示人口出生率的是       。

(2)图中Ⅱ段人口的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处于人口再生产类型的  阶段。

(3)我国由于大力开展     工作,人口转变速度较     ,因此,人口再生产已经基本实现由图中  __段向   段转变。

(4)分析上表得出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是由             决定的。

 

查看答案

为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              ,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是                 气候,位于大陆西岸的是                  气候。

(2)D→C→B→A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        规律,它的形成基础是                         

(3)D→E→F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                        规律,它的形成基础是                   ,在                       地区表现较明显。

(4)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自然带中,南半球缺失的两个自然带的字母是         ,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若此图表示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 从北美迁往拉美    B. 从亚洲迁往拉美

C. 从非洲迁往西亚    D. 从欧洲迁往亚洲

2.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

A. 从贵州流往广东    B. 从河北流往山东

C. 从广东流往北京    D. 从上海流往四川

 

查看答案

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   )

A. 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B. 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

C. 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

D. 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