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反映广东...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反映广东省主要区域城市化模式的是

A. 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B. 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C. 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D. 沿边开放边贸发展城市化

 

A 【解析】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广东省主要区域城市化模式的是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是在政策支持下,吸引外资,发展工业,由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发展,A正确。B、C、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天气预报》图中,制作动态的卫星云图,所运用的技术主要是

A. GPS    B. RS、GIS    C. GIS、GPS    D. RS、GPS

 

查看答案

下表是广东省的统计资料(单位:亿元),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表中时段内,广东省的第一产业比重

A. 持续上升    B. 持续下降    C. 先上升后下降    D. 先下降后上升

2.在该省农业结构中,增加花卉、蔬菜、水果等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    B. 气候    C. 水源    D. 市场

3.1985年相比,2005年该省城市化水平

A. 上升,主要原因是第一产业迅速发展

B. 上升,主要原因是经济迅速发展

C. 下降,主要原因是第二产业比重下降

D. 下降,主要原因是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4.1985年,该省发展外向型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①地价较低  ②劳力廉价 ③靠近港澳台 ④政策支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读下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城市①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 矿产丰富    B. 国家政策    C. 临近河流    D. 海运便利

2.三角洲②地区城市化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A. 外来人口猛增    B. 工业发展迅速

C. 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    D. 自然条件的改善

3.近年来,②地区的工业不断向周边地区迁移。此过程中可能使

A. 迁入地区发展延缓    B. 迁移工厂的效益下滑

C. 迁入地区环境污染    D. 迁出地区经济衰落

 

查看答案

近50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锐减,湖泊消失了1000多个,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湖泊面积大量减少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①加剧长江洪涝灾害 ②生物物种增加 ③加剧土壤盐渍化 ④湖泊环境容量减小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措施有

①扩大水田面积 ②退耕还湖 ③加强上游地区水土保持 ④禁止在长江采沙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下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黄河中下游平原相比,该地农业的优势条件

A. 热量充足    B. 土壤肥沃    C. 水资源丰富    D. 太阳辐射强

2.该类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A. 水土流失的治理    B. 酸性土壤的改良

C. 荒漠化的治理    D. 河流的综合治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