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下面表和图,完成下列各题。 1.1978~2008年R河流域( ) A. 径流...

读下面表和图,完成下列各题。

1.1978~2008年R河流域(  )

A. 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B. 土壤层变薄

C. 生物多样性增加    D. 下游泥沙沉积增多

2.黄铜矿的开发利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

A. 露天开采引发地面沉降;填埋、复垦

B. 矿产冶炼导致土壤酸性大幅度增强;使用石灰中和

C. 矿产开采造成水资源枯竭;跨流域调水

D. 矿产冶炼导致大气污染加剧;建硫酸厂

3.图示区域自然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温度高    B. 成土母质含氮低

C. 植被稀疏    D. 地势起伏大

 

1.C 2.D 3.A 【解析】考查区域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区域自然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主要原因。 1.从R河流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可以看出,林地面积比重增加很多,该地区地表植被覆盖率增加,生态坏境改善,径流季节变化变小,水土流失减弱,土壤层变厚,生物多样性增加,下游泥沙沉积变少,故选C。 2.露天开采不会引发地面沉降,所以A选项错误;矿产冶炼导致大气酸性大幅度增强,所以B选项错误;矿产开采不会造成水资源枯竭,所以C选项错误。矿产冶炼导致大气污染加剧;建硫酸厂,正确,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故选D。 3.图示区域自然土壤为红壤,由于气温高,降水多,淋溶作用强而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到2020年翻两番;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近年,我国生产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单位能源是日本的11.5倍,法国的7.7倍,英国的5.3倍,美国的4倍以上。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增长过快    B. 产业结构不合理

C. 石油消耗增长过快    D.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过快

2.能耗过高产生的后果是(  )

①经济增长较快 ②经济效益较低③环境污染严重 ④资源利用率高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3.我国南方丘陵地区过度发展种植业最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A. 土地沙漠化    B. 水土流失

C. 土壤盐碱化    D. 地面下沉

 

查看答案

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对地球生命却至关重要。完成下列各题。

1.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  )

A. 降低大气温度    B. 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

C. 促发光化学反应    D. 分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

2.据观测,地球上空臭氧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  )

A. 青藏高原上空    B. 北极附近上空

C. 南极附近上空    D. 北美大陆上空

 

查看答案

溶解氧D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的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生化需氧量BOD是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物体时需要消耗氧的数量,它用于监测水体有机物的污染状况。下图为某河由M河段至Q河段水中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浓度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中有机污染源在(  )

A.     B.     C.     D.

2.最容易导致鱼类死亡的河段是(  )

A. M    B. N    C. O    D. P

 

查看答案

图中甲省为我国重要中药材基地之一。根据图和表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该省的主要气候特征。并指出在此气候条件下中药材资源的突出特征。

(2)简述A地发展中药材加工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根据表,提出促进该省中药材生产的措施。

表 2007年甲省和全国的几项社会经济指标

 

查看答案

交通是人流、物流的桥梁,是区域资源、能源、产业联系的纽带。

材料一 “旅客生成密度”是指一个区域旅客发送量与其人口数量的比值,又称为“人均旅次”。下图是我国2000年旅客生成密度类型区分示意图。

材料二 “货物生成密度”是指一个区域货物发送量与其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单位为吨/万元)。下图是我国2000年货物生成密度类型区分示意图。

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中,属于高收入高出行的是________(填代号);低收入高出行的是________(填代号)。图Ⅰ中①和②的旅客生成密度有着密切关联,请指出有何关联并分析其原因。

(2)读图Ⅰ,描述旅客生成密度的一般规律。

(3)图Ⅱ中,属于高产值低密度的是________(填代号);低产值高密度的是________(填代号)。图Ⅱ中①省区货物运输量大,请分析其产业结构与货物运输的关系。

(4)读图Ⅱ,指出国民经济发展与货物生成密度的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