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图中甲省为我国重要中药材基地之一。根据图和表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图中甲省为我国重要中药材基地之一。根据图和表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该省的主要气候特征。并指出在此气候条件下中药材资源的突出特征。

(2)简述A地发展中药材加工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根据表,提出促进该省中药材生产的措施。

表 2007年甲省和全国的几项社会经济指标

 

(1)主要气候特征:①纬度位置较低;地跨热带、亚热带,热量丰富(年均温较高);②地处我国西南部;夏季风影响大,降水丰沛,干湿季分明;雨热同期;③东部高原地形;光照充足,气温年较差小;④西部地势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分异明显,气候类型多样。 中药材资源的突出特征:种类繁多 (2)①原材料丰富;②土地、劳动力成本低;③民族传统方药(药方、偏方)丰富(制药历史悠久,医药经验丰富);④靠近国际国内市场;⑤优惠的政策 (3)①发展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 ②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③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中药材播种面积; ④大力发展中药材加工业,扩大对中药材的需求 【解析】试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和发展方向。 (1)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甲省是云南,为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纬度低,热量丰富;地处我国西南,夏季降水丰富,雨热同期;东部是云贵高原,光照充足,四季如春气温年较差小;西部为高大的山地,气候垂直分异显著,气候类型多样。因热量水分充足,垂直差异大中药材资源种类多。 (2)中药材加工业是原料和技术导向型,由材料可知该地中药材原料丰富,民间传统药方丰富,制药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另外工业区位因素还可从劳动力、市场、政策等方面业分析——该地经济欠发达,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低;位于我国西南边境线上,靠近国际国内市场。 (3)由表看出,甲省的受教育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应发展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较低,应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中药材播种面积较少,应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中药材播种面积;表中显示加工而成的中成药产量较少,应大力发展中药材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交通是人流、物流的桥梁,是区域资源、能源、产业联系的纽带。

材料一 “旅客生成密度”是指一个区域旅客发送量与其人口数量的比值,又称为“人均旅次”。下图是我国2000年旅客生成密度类型区分示意图。

材料二 “货物生成密度”是指一个区域货物发送量与其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单位为吨/万元)。下图是我国2000年货物生成密度类型区分示意图。

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中,属于高收入高出行的是________(填代号);低收入高出行的是________(填代号)。图Ⅰ中①和②的旅客生成密度有着密切关联,请指出有何关联并分析其原因。

(2)读图Ⅰ,描述旅客生成密度的一般规律。

(3)图Ⅱ中,属于高产值低密度的是________(填代号);低产值高密度的是________(填代号)。图Ⅱ中①省区货物运输量大,请分析其产业结构与货物运输的关系。

(4)读图Ⅱ,指出国民经济发展与货物生成密度的关系。

 

查看答案

2008年以来,粮食危机席卷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凸显。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变化图”,中国人均粮食产量围绕着趋势线在一个通道内波动,从中间的趋势线到通道边沿的宽度,即为平均的波幅,平均波幅与趋势值之比,表示粮食产量的稳定性高低。波幅越大,粮食产量越不稳定。

材料二: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

材料三: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

(1)材料一图中显示我国粮食生产稳定性较差的两个显著阶段依次是________和1996~2003年,其中后一个阶段稳定性较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双项选择)。

A.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农业科技投入加大

C.生态退耕,耕地面积减少      D.农业结构调整

(2)依据材料二分析说明我国粮食中长期消费的趋势及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

(3)河南是中部地区的一个产粮大省,试评价该省粮食生产的气候条件。

(4)简要说明“中粮西运”对西部可持续发展有何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1个月。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自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图示意我国2000年与2007年桑蚕茧产量(产量大于0.1吨)的省区分布。

(1)据图简述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

(2)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

(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

 

查看答案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交通运输建设,以下表为依据回答下列各题。

1.从该交通设施的投入成本及交通运输的量、安全性、快捷等综合因素考虑,该地区适合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有(  )

A. 公路、管道    B. 铁路、航空

C. 航空、河运    D. 河运、公路

2.有关修建该交通线路的效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通过物资的流通,促进该地区和外界的交流 ②可以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 ③可以大力开发各种生物资源 ④减少暴雨、暴雪天气的发生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该工程的修建,可能会带来的问题有(  )

①破坏生物的栖息地 ②破坏当地的地热资源 ③加剧各种气象灾害的发生 ④加剧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查看答案

1979—2000年,我国蔬菜种植规模和种植地区分布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分析表1、表2,完成下列各题。

表1 我国蔬菜种植面积、总产量

表2 我国商品蔬菜种植面积的分布

1.1979—2000年我国蔬菜(  )

A. 种植面积2000年比前一年增加最多

B. 单位面积产量经历了高—低—高的变化

C. 单位面积产量下降

D. 城市郊区蔬菜种植面积减少

2.从1980—1999年商品蔬菜种植面积分布的变化,可以推断出(  )

A. 沿交通干线出现一批蔬菜种植基地

B. 农村地区蔬菜的商品率降低

C. 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度缩小

D. 通过大规模垦荒,增加了耕地面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