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1个月。桑...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1个月。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自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图示意我国2000年与2007年桑蚕茧产量(产量大于0.1吨)的省区分布。

(1)据图简述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

(2)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

(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

 

(1)答案要点一:全国总产量增长较快;传统主产区中,珠江三角洲发展较快,其他发展缓慢;广西迅速发展,成为最大的桑蚕养殖省区;其余省区(大于0.1吨)多数有发展,只有新疆减产较大。答案要点二:东部原产量大,增长量较少;中部有明显增长,但总产量相比不大;西部以广西为代表增长迅速;主产区由东部转移到西部(总产量2000年以东部最多,2007年以西部最多) (2)热量资源丰富(纬度较低);劳动力丰富且价格较低;离珠江三角洲较近,便于引进生产技术(经验)和销售产品 (3)赞成。理由:经济较落后,耕地较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热量条件好等。或不赞成。理由:地势较高,交通不便,离市场较远,与广西竞争处于劣势等 【解析】试题分析: (1)试题主要以“2000年与2007年桑蚕茧产量的省区分布图”呈现信息。既有时间变化的比较,又有空间分布的对比。通过读图,将地图信息,用语言文字从时空两个方面总结概括出来。根据题意和上面的分析可知:2007年的产量比2000年来说,全国总产量增长较快;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根据图示信息:传统产区里面:珠江三角洲差距最大,说明增长速度较快,其他两个地区差距不大,故增长缓慢.从地图上来看,广西发展差距最大,发展迅速,在2007的产量来看,广西成为最大的桑蚕养殖省区.其他省区多数有所发展,但是新疆是减产的。 从空间分布来看,根据图示数字说明东部原产量大,增长量较少,中部有明显增长,但总产量相比不大;西部以广西为代表增长迅速;主产区由东部转移到西部(总产量2000年以东部最多,2007年以西部最多)。 (2)阅读题干文字信息可获得桑蚕饲养所需的条件,再结合广西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归纳其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越条件。广西位于我国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热量资源丰富;本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毗邻珠江三角洲,有利于引进生产技术和销售产品。 (3)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选择赞成或不赞成均可,关键是理由要与观点相统一。选择赞成应从有利方面总结;不赞成要从不利于桑蚕生产的因素去分析。赞成:贵州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经济较为落后,从我国耕地分布来看,这里耕地较少;人口稠密,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 不赞成:贵州地形崎岖,地势较高,不利于桑蚕的生产;交通不便,距离市场远,与广西比处于劣势地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交通运输建设,以下表为依据回答下列各题。

1.从该交通设施的投入成本及交通运输的量、安全性、快捷等综合因素考虑,该地区适合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有(  )

A. 公路、管道    B. 铁路、航空

C. 航空、河运    D. 河运、公路

2.有关修建该交通线路的效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通过物资的流通,促进该地区和外界的交流 ②可以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 ③可以大力开发各种生物资源 ④减少暴雨、暴雪天气的发生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该工程的修建,可能会带来的问题有(  )

①破坏生物的栖息地 ②破坏当地的地热资源 ③加剧各种气象灾害的发生 ④加剧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查看答案

1979—2000年,我国蔬菜种植规模和种植地区分布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分析表1、表2,完成下列各题。

表1 我国蔬菜种植面积、总产量

表2 我国商品蔬菜种植面积的分布

1.1979—2000年我国蔬菜(  )

A. 种植面积2000年比前一年增加最多

B. 单位面积产量经历了高—低—高的变化

C. 单位面积产量下降

D. 城市郊区蔬菜种植面积减少

2.从1980—1999年商品蔬菜种植面积分布的变化,可以推断出(  )

A. 沿交通干线出现一批蔬菜种植基地

B. 农村地区蔬菜的商品率降低

C. 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度缩小

D. 通过大规模垦荒,增加了耕地面积

 

查看答案

天津滨海地区已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上图所示工业部门集聚的主要原因,是共同利用了天津滨海地区的(  )

A. 原料    B. 基础设施

C. 燃料    D. 消费市场

2.图中的三幅照片拍摄于天津滨海地区,其地理景观均反映了(  )

A. 科技发展影响传统文化    B. 地域文化影响建筑风格

C. 自然环境影响人类活动    D. 自然资源影响城市景观

 

查看答案

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下图是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件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b、c、d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  )

①农业科技先进 ②人均耕地面积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市场广阔

A. a-①、b-②、c-③、d-④

B. a-②、b-①、c-④、d-③

C. a-①、b-③、c-④、d-②

D. a-②、b-④、c-③、d-①

2.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

A. 水热条件优越    B. 人均耕地面积大

C. 消费市场广阔    D. 农业科技先进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显示的“十五”时期我国粮食产需之间的变化情况,说明(  )

A. 我国存在粮食安全问题

B.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应努力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C. 我国国内粮食消费量存在波动上升趋势

D. 我国的粮食产量呈持续上升趋势

2.今后我国粮食产量的增长,应主要依靠(  )

A. 扩大耕地面积    B. 提高粮食单产

C. 大规模使用化肥、农药    D. 停止城市化进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