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

读“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川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的大量增加,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

 

(1)上海 广东 北京 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收入较高 (2)边境贸易的发展,石油资源的开发,西部大开发带来的经济发展 (3)减轻了当地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4)流动人口 务工和经商 【解析】(1)图中箭头越粗,表示人口迁移量越大,箭头指向区为人口的迁入区,读图可知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上海、广东、北京。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多,收入较高,因此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2)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境,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克什米尔地区等接壤,因此边境贸易的发展;新疆油气资源丰富,是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主要气源地。因此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边境贸易的发展,石油资源的开发,西部大开发带来的经济发展。 (3)人口迁移对迁出区的积极影响:减轻了当地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加强地区之间的交流。 (4)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人口流动日益活跃,因此人口迁移的特点为流动人口大量增加,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务工和经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欧洲人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随地理大发现由旧大陆迁移到_______,即从欧洲迁往_______洲、_______洲等未开发地区。

(2)非洲人从16世纪起,被暴力贩运到_______,他们主要分布在美国_______部、西印度洋群岛和巴西东南部。

(3)中国人、日本人、印度人曾大批被招募为劳工到_______、_______、_______各地,为当地的开发作出了贡献。

 

查看答案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区和迁出地区的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近几年我国派往海外的留学生学成不回国的现象比较突出,这种现象对我国而言(  )

A. 可缓解就业压力

B. 可减轻人口压力

C. 造成人才流失

D. 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2.铁路部门为减轻春运的压力,采取上浮票价的方式。造成春运压力的主要原因是(  )

A. 铁路运输慢    B. 年货运量大

C. 民工人数多    D. 为了安全减少了车次

3.二战后,德国和沙特阿拉伯都吸引了大量移民。关于两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因老龄化吸收移民

B. 都因资源的大量开采吸收移民

C. 都因经济发展吸引移民

D. 都因气候优越吸引移民

4.目前,在我国的民工流动过程中,许多地区由“民工潮”转入“民工荒”,使得这些地区缺工现象十分严重。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的这种现象反映出(  )

A. 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B. 交通和通讯的发展促进了人口迁移

C. 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的、经常的因素

D. 政治上的变革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5.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  )

A. 逐步增强,是主要因素    B. 逐步增强,是基础因素

C. 逐步减弱,甚至没有影响    D. 逐步减弱,仍是基础因素

 

查看答案

读“不同城市间的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符合图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和地区是

A. 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    B. 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C. 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    D.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

2.引发图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最主要的动机是

A. 政治因素    B. 环境因素    C. 经济因素    D. 文化因素

 

查看答案

有关二战前国际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口由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流向发达国家和地区    B. 西亚和北非吸引了大量外籍工人

C. 总特点是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D. 定居移民少,短期流动人口多

 

查看答案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了12亿。读图并分析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为

 

A. 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 从城市流向乡村

C. 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

D. 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