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5年10月27日据美国boredpan...

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5年10月27日据美国boredpanda网站报道:号称“世界干极”的智利塔卡马沙漠,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赤道附近的偏东信风减弱,致使流向太平洋西部的温暖海水滞留在东部),荒漠里休眠已久的各种花草瞬间绽放,形成“沙漠花海”的自然奇景。

材料二 下图是塔卡马沙漠位置和相关地理景观示意图。

(1)分析2015年10月智利“沙漠花海”自然奇景的成因。

(2)说明甲地气候特征及成因。

(3)智利最近计划在沙漠中建一座水电站,并提出大胆构想:利用太阳能把海水抽到位于安第斯山脉顶峰的水库,然后让海水倾泻而下用于发电。你是否赞同这种做法,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1)热带沙漠气候,热量丰富,利于沙漠中的种子迅速发芽、生长、开花;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南太平洋东部水温异常升高,导致阿塔卡马沙漠附近下沉气流减弱,降水增多 (2)特征:全年高温多雨;成因:纬度低,热量丰富;常年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吹拂,地处迎风坡,降水丰富;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3)赞同:智利常规能源缺乏,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不稳定;临海有丰富的海水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就业等;反对:智利有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该工程建设难度大,投资成本高;可能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解析】(1)读图,智利是热带沙漠气候,热量丰富,利于沙漠中的种子迅速发芽、生长、开花。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南太平洋东部水温异常升高,导致阿塔卡马沙漠附近下沉气流减弱,降水增多。水分增多,沙漠中休眠的花草种子迅速开放,形成“沙漠花海”自然奇景。 (2)甲地应是位于巴西高原东南部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该地纬度低,热量丰富。常年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吹拂,地处迎风坡,降水丰富。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3) 智利常规能源缺乏,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不稳定。该国临海,有丰富的海水资源。这种做法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就业等。所以赞同。智利有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沙漠中建设水电站工程建设难度大,投资成本高。可能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米粉的生产工序主要有浸泡、蒸煮、打揉、压条,经数日晒制而成。福建沿海某村生产的米粉口感独特,畅销国内外。读该村局部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正常年份,该村最适合晒米粉的月份是(    

A. 1月    B. 4月    C. 8月    D. 11月

2.晴朗的下午,下列四个地点中最适合晒米粉的是(    

A.     B.     C.     D.

3.近年来该村米粉生产企业到广东、江苏等地设厂,这有利于(    

A. 提高市场竞争力    B. 获取优质原料

C. 增强集聚效应    D. 降低劳动力成本

 

查看答案

下图为示意阿留申群岛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 群岛上多参天大树、植被茂盛    B. 降水稀少

C. 火山活动频繁    D. 冬季气温低于同纬度大陆东部

2.群岛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 海底藻类茂盛    B. 盛行上升流

C. 冷暖海水交汇    D. 火山灰沉降

3.当阿留申群岛地区气压值达到一年中最低值时,阿留申群岛相比马来群岛(0°附近)

A. 阿留申群岛黑夜长白昼短    B. 马来群岛正午日影朝南

C. 两地均为日出东北    D. 马来群岛白昼达到最长

 

查看答案

根据图形及题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1.若图是以O点为中心的地球侧视图,FG为赤道上的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HI两点的昼夜长短相同

B. HI两点的自转线速度相同,角速度不同

C. HI两点的季节相反,时间相差12小时

D. HI两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

2.若图中F、O、G为赤道上的点,FG直线距离为地球半径,FG之间经度范围为4月12日,以外为其他日期,则北京时间为(  )

A. 4月11日20:00    B. 4月13日16:00

C. 4月13日24:00    D. 4月12日16:00

3.若图中F、G是地球表面上的两点,其直线距离为地球半径,当O点为南极点时,6月22日F处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A. 53.5°    B. 68.5°    C. 6.5°    D. 21.5°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年降水量(单位:mm)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乙地相比,甲地的

A. 太阳辐射较强    B. 昼夜温差较大

C. 气温较高    D. 风力较大

2.造成图示地区北部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A. 受湿润的西北季风影响    B. 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C. 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D. 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次台风从17日至21日移动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台风

①向东南方向移动速度逐渐减慢 ②向西北方向移动速度逐渐加快 ③17日给甲地带来狂风暴雨天气 ④参与了水汽输送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19日,沿海受海水倒灌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3.21世纪以来,北极的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北极放大”效应的原因,最可能是海冰的减少导致北极地区

A. 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B. 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C.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减弱

4.被称为“卫星杀手”的太阳活动是

①黑子  ②磁暴 ③日珥 ④太阳风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