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晋陕内蒙古区面积15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

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晋陕内蒙古区面积15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8 310多万。本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畜牧业基地,也是中国自然环境脆弱、农牧业交错和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左图为“晋陕内蒙古区侵蚀类型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2009年2月27日,备受瞩目的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北干线开工。引黄入晋工程是跨流域的世界级大型引水工程,北干线引水工程是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右图为“引黄入晋工程线路示意图”。

(1)比较左图中Ⅰ类侵蚀区与Ⅱ类侵蚀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差异;并说出Ⅲ类侵蚀区主要分布的地形区名称。

(2)简要说明左图所示地区主要存在的土地退化问题及其对华北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

(3)引黄入晋工程南干线已于5年前建成,据右图分析南干线调水的有利条件,并分析北干线在N处向南弯曲的原因。

 

(1)Ⅰ类侵蚀区以风力侵蚀为主,Ⅱ类侵蚀区以流水侵蚀为主。大兴安岭 (2)内蒙古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使华北地区沙尘天气发生频率增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大量泥沙在河流下游淤积,河床抬高,华北地区洪水威胁加大 (3)南干线:可以利用汾河河道,工程量小。北干线:便于朔州就近取水;利用地势自流引水 【解析】(1)侵蚀作用一般分为流水侵蚀、风力侵蚀、冰川侵蚀和海浪侵蚀等。内蒙古高原气候干旱,主要为风力侵蚀;黄土高原降水集中,主要为流水侵蚀;而大兴安岭纬度高、地势高,主要是以冻融作用为主的冰川侵蚀。 (2)图1中土地退化包括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对华北的影响要从大气、河流等方面回答。 (3)引水工程要考虑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南干线可以利用汾河河道,工程量小;北干线便于朔州就近取水,利用地势自流引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怒江是我国尚待开发的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之一。下图为规划中的梯级电站示意图,怒江规划开发河段长742千米,天然落差约1 578米。但目前怒江水电开发计划备受争议。

材料二 近年来,怒江流域粮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据统计,目前该地海拔1 500米以下的森林已荡然无存,1 500~2 000米之间的植被也破坏严重。有人说:“怒江人民不是在种粮食,而是在种灾难!”

(1)简要评价怒江水电能源基地开发的条件。

(2)为什么有人说“怒江人民不是在种粮食,而是在种灾难”?这里所说的“灾难”主要有哪些?

(3)针对本区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请你为本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回答问题。

(1)甲、乙两城市气候的大陆性哪地更强?请用图表中的数据加以说明。

(2)相关资料表明,甲、乙两城市每年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为什么

(3)据图文信息判断出C山脉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适宜A、B、C三个地区发展的主要农业部门。

 

查看答案

下图是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地区)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分析为何20世纪60~70年代日本要把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韩国、台湾、香港。

(2)分析为何韩国、台湾、香港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对象国家或地区变成转移国或地区。

(3)目前我国沿海地区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综合论述原因有哪些。

(4)分析我国吸引外资成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对象国的好处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某公司向外进行产业转移的发展过程,a、b两国为发展中国家,c、d两国为发达国家。回答下列问题。

(1)在阶段Ⅰ,该企业向a国进行产业转移,其主要原因是利用a国的 

(2)在阶段Ⅱ,该企业向b、c、d三国也进行了产业转移,其主要因素是 

(3)该公司进行产业转移的形式有           

(4)在该公司进行产业转移的同时,推动了世界经济联系的 

 

查看答案

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 大面积植树造林    B. 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

C. 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    D. 退耕还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