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1933年5月27日,罗讷河公司成立,实施对罗讷河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和开发经营。...

1933年5月27日,罗讷河公司成立,实施对罗讷河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和开发经营。水电站建设是罗讷河综合开发的重要方面,并且干支流开发方式不一:干流以低坝为主,而在支流上所建均为高坝。下图为罗讷河流域水电站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日内瓦至里昂河段在水坝修建以前的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河流径流量较小

B. 径流季节变化较小

C. 7月份河流水位较低

D. 河水流速较慢

2.罗讷河支流水电开发选取高坝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密度小,移民压力小②深山峡谷地形,淹没范围小③发电量大,工程效益高④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若在罗纳河下游地区发展水稻种植,则其最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A. 光热不足    B. 水源短缺    C. 雨热不同期    D. 土壤贫瘠

 

1.B 2.A 3.C 【解析】 1.日内瓦至里昂河段发源于阿尔卑斯山,该河段的水体主要来自冰川融水补给,夏季气温高,融水量多,相比修坝后的径流季节变化较小;修坝后,该河段属于高坝河段,水位季节变化变大,选B。 2.罗讷河支流多流经较深的、较窄的峡谷,淹没范围小,人口密度小,移民压力小;支流自然储水空间小,建高坝可以提高储水量,且峡谷部位水流急,动能多,发电量大,工程效益高,选A。修筑水坝必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生态破坏。 3.罗纳河下游地区临近地中海,秋季降水较多,而水稻主生长期在炎热的夏季,由于雨热不同期,会成为这里发展水稻种植最不利的因素,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

A. 湖底沙砾石广布,水质好    B. 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C. 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高    D. 湖滩面积大,水浅,食物较为丰富

2.近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B. 围湖造田

C. 气候变干,湖泊水位降低    D. 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查看答案

下图为2014年湖北、上海、四川三省市产业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

A. 上海、湖北、四川    B. 湖北、四川、上海

C. 上海、四川、湖北    D. 四川、湖北、上海

2.目前,上海市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A. 便利的水陆交通    B. 丰富的矿产资源    C. 大量廉价劳动力    D. 先进的科学技术

3.造成上海与四川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社会原因是

A. 自然资源分布的差异    B. 地理位置的差异

C. 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    D. 劳动力数量的差异

 

查看答案

济宁市区划调整尘埃落定“一城五区”蓝图确定。经过多年努力,济宁市成功实施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济宁市市中区、任城区,设立了新的任城区;撤销兖州市,设立济宁市兖州区。新设了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还对济宁高新区、太白湖新区进行扩容提升。读济宁市区划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济宁市区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曲阜市和兖州区都是行政区

B. 太白湖新区是按照自然要素特征划分的

C. 任城区是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划分的

D. 嘉祥县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无明确的界线

2.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近十年济宁市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应该是(    )

A. 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    B. 第二产业比重逐年上升

C. 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    D. 第二、三产业比重呈反向变化

 

查看答案

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1 600 mm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见图甲。                                      材料2:见图乙。

材料3:见图丙。

(1)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2)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

 

查看答案

2012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攀西—六盘水”(攀枝花—西昌—六盘水) 资源富集区成为国家规划的西部重点开发区之一。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示意图。材料2:“甲河段水文站测绘的2001~2011年输沙量变化图”。

材料3:攀枝花钒钛产业多呈中小企业零星分布,产品主要是钛白粉、高钒铁等,以含钒钛材料为主的机械制造业仍处在起步阶段,同时,一些关键技术瓶颈尚未突破。

(1)“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优势能源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

(2)“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最容易产生的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目前,攀枝花工业中主导产业是____;___产业发展速度最快,影响其发展的主导因素是_____。

(4)描述2001~2011年甲河段年输沙量的总体变化特征,并分析其主要成因。

(5)攀枝花市正在全力打造“中国钒钛之都”,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