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使番茄具有较高的色素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20世...

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使番茄具有较高的色素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某地开始大规模种植、加工番茄,生产能力占到全国近90%,是世界上最适宜种植番茄的区域。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该地最可能为我国的(  )

A. 西藏    B. 新疆    C. 黑龙江    D. 安徽

2.番茄加工产业已成为该地重要的外向型产业,为进一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应该(   )

①抓好对外宣传,以拓展市场②扩大外延,增加种植面积

③抓好龙头企业建设,以带动品牌④抓好科技投入,不断提高质量⑤

加大原料出口能力,增加收益

A. ①②③    B. ①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B 2.D 【解析】试题分析: 1. 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其他线路相比,该线路的优点是()

A. 工程量最小    B. 交通最便利    C. 耗能较少    D. 移民最少

2.该工程对京津冀地区的影响是()

A. 缓解京津冀地区能源短缺    B. 可能增加大气污染

C. 一定程度上遏制生态恶化    D. 减轻雨季洪涝灾害

 

查看答案

2015年以来,广东汽车生产自动化率高于70%,每60秒产出一辆汽车,工作20小时,每天共生产1200辆车。一汽大众佛山分公司的建成投产,高尔夫7在佛山正式下线;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工厂竣工,DS5下线。自1998年本田、日产、丰田三大日系品牌先后落户广州以来,广州整车制造业迅猛发展,随着大众佛山投产,标致雪铁龙DS深圳国产,欧系汽车正式“加盟”广东汽车产业,佛山与深圳将继广州之后,正式成为另外两个汽车产业集群。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广东省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有优惠的政策    B. 有较好的制造业基础与外围配套条件

C. 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D. 有先进的管理经验

2.广东省汽车产业的劣势是

A. 以加工贸易为主,缺少自主品牌

B. 没有大量世界名牌汽车出口

C. 市场狭小

D. 没有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3.广东省生产加工能力较强,在出口贸易方面,广东省今后应

A. 加大初级产品出口    B. 加大原料型工业制成品出口

C. 加大技术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出口    D. 加大能源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出口

 

查看答案

深圳市统计局2014年8月4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深圳市上半年经济数据的统计快报。今年上半年,深圳全市生产总值(GDP)为6 460.7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0%。三大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010年底深圳市三大产业结构图(%)          2011年底深圳市三大产业结构图(%)

1.结合上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深圳市已由以第三产业为主转化为以第二产业为主

B. 2011年的深圳市GDP中,第三产业产值最多

C. 2010年相比,2011年深圳市第一产业产值不变,第二产业产值下降

D. 深圳市产业结构已经达到最优化状态,不需要进行产业升级

2.目前,深圳市的发展面临土地、空间难以为继;能源、水资源难以为继;实现万亿GDP需要更多劳动力投入,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难以为继;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的忧虑。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

B. 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水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C.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自主创新,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一产业

D. 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以解决土地可利用空间不足的问题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气温:甲>>丙;降水:甲<<

B. 周围山地环绕,地形以盆地为主

C. 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有的存在凌汛现象

D. 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2.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

B. 热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

C. 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商品率低

D. 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3.图示地区作为全国性商品粮基地与太湖平原相比,具有的优势条件有(  )

A. 人均耕地多    B. 单产高    C. 交通便利    D. 水热条件较好

 

查看答案

读长江荆江河段及荆江分洪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荆江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泥沙沉积形成了南五洲    B. 溯源侵蚀使得河道弯曲

C. 荆江分洪区汛期大量蓄水    D. 人民大垸不受洪水威胁

2.“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

A. 湖泊的调节功能较弱    B. 地下水位过高,补给河流

C. 泥沙淤积使得河床增高    D. 流速过快,河岸侵蚀严重

3.关于分、蓄洪区土地利用的叙述,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

A. 为应对特大洪水而禁止开发    B. 发展湿地生态经济及旅游

C. 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    D. 开挖成湖,增强调节功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