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深圳市统计局2014年8月4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深圳市上半年经济数据的统计快报。...

深圳市统计局2014年8月4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深圳市上半年经济数据的统计快报。今年上半年,深圳全市生产总值(GDP)为6 460.7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0%。三大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010年底深圳市三大产业结构图(%)          2011年底深圳市三大产业结构图(%)

1.结合上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深圳市已由以第三产业为主转化为以第二产业为主

B. 2011年的深圳市GDP中,第三产业产值最多

C. 2010年相比,2011年深圳市第一产业产值不变,第二产业产值下降

D. 深圳市产业结构已经达到最优化状态,不需要进行产业升级

2.目前,深圳市的发展面临土地、空间难以为继;能源、水资源难以为继;实现万亿GDP需要更多劳动力投入,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难以为继;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的忧虑。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

B. 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水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C.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自主创新,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一产业

D. 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以解决土地可利用空间不足的问题

 

1.B 2.B 【解析】 1.读图,在2011年的深圳市GDP中,第三产业产值最多,说明转化为以第三产业为主,A错,B对。图示为产业结构比重,不表示产值大小,C错。 深圳市产业结构未达到最优化状态,仍需要进行产业升级,D错。 2.限制外来人口进入,不现实,也会影响经济增长,A错。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水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B对。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自主创新,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是努力发展第一产业,C错。提高土地价格,不能解决土地可利用空间不足的问题,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气温:甲>>丙;降水:甲<<

B. 周围山地环绕,地形以盆地为主

C. 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有的存在凌汛现象

D. 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2.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

B. 热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

C. 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商品率低

D. 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3.图示地区作为全国性商品粮基地与太湖平原相比,具有的优势条件有(  )

A. 人均耕地多    B. 单产高    C. 交通便利    D. 水热条件较好

 

查看答案

读长江荆江河段及荆江分洪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荆江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泥沙沉积形成了南五洲    B. 溯源侵蚀使得河道弯曲

C. 荆江分洪区汛期大量蓄水    D. 人民大垸不受洪水威胁

2.“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

A. 湖泊的调节功能较弱    B. 地下水位过高,补给河流

C. 泥沙淤积使得河床增高    D. 流速过快,河岸侵蚀严重

3.关于分、蓄洪区土地利用的叙述,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

A. 为应对特大洪水而禁止开发    B. 发展湿地生态经济及旅游

C. 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    D. 开挖成湖,增强调节功能

 

查看答案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之一,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   )

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②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促进产业的转移   ④提高煤炭的产量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2.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

实现了废气物的零排放    ②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好转  

加剧当地环境污染   ④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A. ①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保护工程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 河道淤积    B. 降水变率增大

C.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D. 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①降水量增加 ②蒸发(腾)量增加 

③地下径流增加  ④坡面径流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B.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D.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查看答案

2012年6月17日是第1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其宣传主题是“土地滋养生命——携手遏制退化”。这一主旨告诉世人,要实现人类发展和进步,必须保护我们的生存根基——防治土地退化和荒漠化。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共同成因是

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浅薄 ②植被破坏 ③土质疏松 ④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2.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地区南方少、北方多的主要原因是

A. 北方平原面积比南方多

B. 人类大量开垦湿地

C. 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

D. 北方不合理的灌溉和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