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日出前和日落后的一段时间内,天空呈现出微弱的光亮,这种现象称作“晨昏蒙影”,晨昏...

日出前和日落后的一段时间内,天空呈现出微弱的光亮,这种现象称作“晨昏蒙影”,晨昏梦影带的宽带是18°(弧度)。日落后和日出前的两段“晨昏蒙影”连接,就会整夜不“黑”,被称作为“白夜”。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晨昏蒙影带的形成是由于

A. 大气辐射    B. 大气折射    C. 大气散射    D. 地面反射

2.晨昏蒙影持续的时间

A. 赤道上常年不变,约72分钟    B. 夏至日从南极向北极越来越长

C. 各纬度最长不会超过12小时    D. 北京春秋分最短,二至日最长

3.北极点出现白夜现象的时间是

A. 春分之前    B. 夏至前后    C. 秋分之前    D. 冬至前后

 

1.C 2.D 3.A 【解析】本题组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1)晨昏蒙影现象是日出前和日落后的一段时间内,虽然没有太阳,但天空呈现出微弱的光亮,因此,晨昏蒙影带的形成必然与光的方向改变有关。(2)晨昏蒙影持续的时间与纬度、季节、海拔、天气等均有关。(3)白夜是指昼长较长,接近极昼现象的一种现象。北极点春分过后会进入极昼状态,因此其白夜现象出现在此之前的较近时段内。 1.晨昏蒙影带的形成必然与光的方向改变有关,结合选项,只有大气散射最可能,选C。 2.晨昏蒙影持续的时间与纬度、季节、海拔、天气等均有关。纬度越高,晨昏蒙影时间越长,昼夜长短差越大,晨昏蒙影时间越长,据此,赤道上达不到72分钟;夏至日从南极向北极由长到短再由短到长;高纬度接近极圈地区可能会超过12小时;北京春秋分最短,二至日最长,选D。 3.北极点春分过后会进入极昼状态,因此其白夜现象出现在此之前的较近时段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7世纪上半叶,唐朝的强盛重新让“丝绸之路”焕发活力,统一雪域高原的吐蕃则打通“食盐之路”。阿里地区有许多盐湖,湖岸自然结晶了厚厚的食盐。当地牧民直接取盐装袋,用牛羊驮运,长途跋涉,换回需要的商品,下图为食盐之路的一支(到云南),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牧民到盐湖取盐的季节一般选择在

A. 冬春之交    B. 春夏之交    C. 夏秋之交    D. 秋冬之交

2.当时运盐使用牛羊驮运,而不用车运.其原因可能是

①路况较差,行车不便  ②驮运能力强,运量大  ③缺乏木料,造车困难   ④驮运速度快,节省时间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下图为冬季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丁四地中,此时最可能出现降雪的地点是

A.     B.     C.     D.

2.甲、乙、丙、丁四地中.该日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

A.     B.     C.     D.

3.关于P地的准静止锋摆动规律及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 白天太阳辐射强,大气增温快,暖气团势力增强,锋面向北移动

B. 白天大气逆辐射弱,地面增温慢,冷气团势力增强,锋面向南移动

C. 夜间地面辐射强,大气降温慢,暖气团势力增强,锋面向北移动

D. 夜间大气逆辐射强,地面降温快,冷气团势力增强,锋面向南移动

 

查看答案

“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而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线”,而是有一定宽度,准确地说应该叫“中国南北分界带”,而且,东西宽度不同.如图2所示,其南北两侧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都有显著差异。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中国南北分界带”东段较中、西段宽,是因为东部

A. 梅雨锋南北摆动    B. 夏季风势力强

C. 受沿岸洋流形响    D. 地形平坦开阔

2.在分界带西段,北侧的代表性地方戏曲是

A. 京剧    B. 豫剧    C. 秦腔    D. 川剧

 

查看答案

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报道:2016年全国公共充电桩从年初的不到5万个增长到年底的15万个,私人充电桩安装比例超过80%,2017年将力争新增专用桩70万个。下图为充电桩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国家大力推广电动汽车的主要目的是

A. 实现节能减排    B. 改善能源结构

C. 防止全球变暖    D. 消除臭氧空间

2.公共充电桩选址应接近

A. 中心商务区    B. 高速公路路口

C. 整停车场    D. 居民生活区

3.车主通过手机APP软件查找附近的汽车充电桩.涉及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技术    B. 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C. 全球定位系统   遥感技术    D. 地理信息系统   数字地球

 

查看答案

我国沿海某地区2000-2015年总人口(包括流动人工)、户籍人口和城市人口变化如表1所示。2000年至2010年,人口迁入与迁出量大体相当,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表1所示时期内,该地区的人口变化特点是

A.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B.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

C.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D.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

2.2010年后.该地区最可能出现了

A. 经济负增长    B. 逆城市化现象    C. 产业结构调整    D. 环境容量缩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