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由于人口压力,超载放牧,导致草场以每年2%的速度退化,生态环境急...

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由于人口压力,超载放牧,导致草场以每年2%的速度退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1992—1996年,科研人员在科尔沁草场进行了放牧实验,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场的影响、草原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读图,完成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有关图示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反映的土地利用问题是草地退化

B.土地利用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

C.土地利用问题的后果是草原的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

D.草地退化会导致沙化面积扩大

2.针对上述土地利用问题,科尔沁地区恢复生态环境的正确措施有(  )。

①控制人口

②发展经济,消除贫困

③发展单一放牧,规定只放一个畜种

④实行轮牧、退牧

⑤建设饲草料基地,改舍饲养畜为游牧

⑥依法加强草原保护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⑥

 

1.B 2.C 【解析】 1.草地退化、土地沙化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加、过度放牧。 2.要恢复草场生态,应控制人口、发展经济;改变单一放牧业,开展多种经营;实行轮牧、退牧;建设人工草场,发展舍饲畜牧业;依法加强草原保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完成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

C.酸雨D.生物多样性减少

2.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B.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

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D.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查看答案

2013年6月17日是第十九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是世界荒漠化问题突出的国家之一。据此完成题。

1.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

A.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

B.西南喀斯特地貌区——红漠化

C.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

D.黄淮海地区——石漠化

2.关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

B.是简单的荒漠扩张过程

C.气候因素,特别是降雨量的变化,决定荒漠化进程

D.荒漠化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形成的

 

查看答案

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全球范围内已完成了三次大型的产业转移,平均20年就完成一次大型的产业转移,目前正在启动第四次产业转移。前两次产业转移是国际产业中心之间的转移,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则参与了第三次产业转移和正在发生的第四次产业转移。

材料二:下图为世界工业三次转移示意图。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三: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产值对比。

国家

地区

每个雇员年产

值(千美元)

日工资

(美元)

年工资/

年产值

美国

105

60

208.6

德国

87

45

188.8

英国

50

36

262.8

中国

29

1.5

18.9

菲律宾

23

5

79.4

(1)根据材料一、二写出全球前三次产业转移的路线及第四次产业转移策源地主要来自我国东南沿海的哪些区域。

(2)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有转向英国。结合表格说明其原因。

(3)全球第三轮产业转移,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其原因。

(4)简述产业大量转出对转出地就业和产业结构带来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1年4月14日,西气东输二线轮南至吐鲁番支干线工程试验性工程开工,工程竣工后,有望解决新疆托克逊县无天然气的历史。据了解,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霍尔果斯口岸,东至上海,南至广东、广西,途经新疆、甘肃、四川等省、市、自治区,线路总长近9 100千米,工程包括1条干线和8条支线,2011年年底建成投产,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具有重大意义。

材料二:我国海外气源及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线路图。

满分5 manfen5.com

(1)由材料知,引入海外气源或塔里木新增气源是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建设的基础。在我国能源战略中,与哈萨克斯坦及俄罗斯进行能源合作是重点之一,试分析其优势有哪些。

(2)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经过青海、四川进入湖南和广西地区的原因是什么?对两地区的发展有何意义?

(3)与第一条西气东输管线相比,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有何优势和劣势?

 

查看答案

读我国服装产业转移示意图,完成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新疆、四川吸引服装产业移入的突出优势区位条件分别是(  )。

A.市场、产业基础B.原料、劳动力

C.交通位置、技术D.政策支持、资金

2.服装产业的大量转移,对四川省的主要影响是(  )。

A.跨省人口流动减少,省内人口流动增加

B.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C.加快城市化进程,成为西部制造业基地

D.产业升级困难,生态环境压力增大

3.未来,我国服装产业(  )。

A.在西部地区的服装加工企业布局将更加分散

B.专业化生产将突出,规模效应将减弱

C.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生产分工将更加明确

D.研发设计和销售基地向西部转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