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动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我国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
B.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
C.乙地的区位指数小于10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劣
D.丙地的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闭塞
2.图中区位指数在10~20的省级行政区中,正确的一组是
A.陕西、山西 B.甘肃、内蒙古
C.山西、河南 D.广西、贵州
3.甲地区的区位指数大于40,其中关于其优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交通便利 ②老工业基地,经济基础好
③矿产资源丰富 ④毗邻港澳,便于引进资金、技术
A.① ② B.① ④ C.② ③ D.③ ④
下图中的图甲和图乙为我国的两个区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结合两图的资源特点,目前两个区域开发的能源资源主要是
A.图甲主要开发塔里木河的水资源,图乙主要开发长江的水能资源
B.图甲主要开发石油、天然气,图乙主要开发长江的水能资源
C.图甲主要开发石油、天然气,图乙主要开发核能
D.图甲主要开发煤炭资源,图乙主要开发核能
2.有关两地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图乙到图甲植被的变化主要体现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图甲的荒漠化非常严重,主要防治措施是退耕还林还草,大量植树造林
C.图乙有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该岛在未来可能与长江口北岸相连
D.甲区域由于降水少而干旱,而乙区域则因为用水量大和水污染而存在水资源短缺现象
读区域之间的经济要素流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箭头A不能表示的是
A.资金 B.信息 C.劳动力 D.产品
2.图中箭头体现了区域具有 的特征
A.总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均一性
读某地局部不完整信息的假想等高线图,图中A、B、C三地为城镇,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根据图中信息说出该地地形的主要类型并简述判断理由。(4分)
(2)依据右边等高线图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同点。(至少2点,4分)
(3)某中学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L、P线路攀登狮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点设在丙点,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4分)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要求。(11分)
材料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大桥南起宁波慈溪,北至嘉兴海盐,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
(1)分析造成大桥施工困难的自然原因。(5分,至少五点)
(2)从宁波到上海,经该桥将比走原有公路路程短。据图估算缩短的里程约为________千米。(3分)
(3)试评价大桥建成后产生的主要经济与环境效益。(3分)
下图为某国简图,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该国南部海域属于 洋。说明该国地形特点。(6分)
(2)说明该国属于主要的气候类型。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什么?(3分)
(3)说明该国气候、地形对发展该类型农业的不利影响。(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