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起始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哈斯克斯坦到达中国霍尔果斯。经西安、南昌,南下广州,东至上海,加上若干条支线,管道总长度超过7 000 km。建成后,土库曼斯坦将在30年内每年向中国提供300亿立方米天然气。
材料二:下图是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及中国西气东输线路图。
(1) 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边境到达中国霍尔果斯的这条天然气管道,穿越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天然气管道沿线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4分)
(2) 简述中国与中亚进行能源合作的有利条件。(4分)
(3) 简述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建成对中国产生的有利影响。(6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河南省委、省政府于2012年8月正式确定商丘市为建设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商丘市地处河南与山东、江苏、安徽的接合部,农业优势突出,资源禀赋较好,交通区位重要,发展前景广阔,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材料二 中原经济区范围示意图。
(1)简述产业转移对我国该区域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简述河南省商丘市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8分)
下图中A、B所示地区都是灌溉农业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AB两地区为世界著名产棉区,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A.科技先进 B.土壤肥沃 C.劳动力充足 D.光照和灌溉水源充足
2.图中所示地区共同面临的生态问题是
A.洪涝危害 B.土地盐碱化 C.土地石漠化 D.酸雨危害
读某河流修建水库前后径流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修建水库后
①河流径流量增加 ②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③降水量季节变化增加 ④旱涝灾害的发生机率减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可调节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及降低洪涝灾害发生的措施还有
①植树造林 ②人工降雨 ③疏浚河道 ④退耕还湖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统计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上述材料反映,导致该地区30年来粮食产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
A.退耕还牧面积增大 B.气候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C.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D.人口增长过快
2.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最主要的问题是
A.光照条件差 B.风沙危害严重
C.气候大陆性特征增强 D.水土流失加剧
2011年8月3日,央视《经济半小时——聚焦中国水流困局》,集中报道了目前中国水电的发展现象。结合某年我国可开发水能地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符合我国可开发水能分布最多的地区的区域发展实际的是
A.该地区工农业发达,用电需求量大
B.该地区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
C.该地区科教发达,水电开发技术好
D.该地区地质条件优越,水电建设条件好
2.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水电开发无序,引发了一些问题,对此我们应越来越注重的是
A.水电开发与生态建设的统一 B.水电开发的技术
C.水电开发的经济效益 D.水电开发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