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去年蒸发量)反映某地区水分的盈亏。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地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以下四地蒸发量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影响图中①、②两地水平衡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 C.季风 D.洋流
3.植被的分布与水分的盈余状况关系密切,最可能出现热带森林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内蒙古某山有一处花岗岩“石林”景观(如图所示)。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石林”景观,按照成因,其岩石为
A.玄武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岩浆岩
2.图中“石林”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A.地壳下降—岩浆活动—风化、侵蚀
B.地壳上升—岩浆活动—风化、堆积
C.岩浆活动—地壳上升—风化、侵蚀
D.岩浆活动—地壳下降—风化、堆积
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读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地—气系统内存在着能量传递与转换,传递与转换形式多样,其中能促使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2.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A.1月 B.4月 C.8月 D.12月
3.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大洋环流 B.大洋环流、海陆分布
C.地形起伏、海陆分布 D.大气环流、地形起伏
(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岱海,俗称葫芦海、威宁海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岱海流域经济快速发展,现已成为全区闻名的四大水产基地之一和重要农区畜牧业基地。岱海自古以来就是内蒙古著名景点,近年来游客数量更是快速攀升,旅游区接待游客达40多万人次。下图为岱海位置及岱海流域示意图。
(1)说明岱海流域的地形地势特点及判断理由。(3分)
(2)说出岱海流域水循环类型,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岱海湖水性质。(5分)
(3)下图是岱海水位变化过程示意图(1955—2005年),岱海水位呈现图示变化趋势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4分)
按常理,鸭子长得越快鸭农越赚钱。但在湖北云梦、京山等地,一些鸭农却养起了“慢生鸭”。在自然环境捕食,辅之以麦麸、玉米、谷糠和青饲料,这样养的鸭比用有添加剂的浓缩饲料喂养的晚2个多月才能出栏,但肉质好,价格高,成为更有赚头的绿色食品。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慢生鸭”饲养者在利于消费者健康前提下获取高利润的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公正性原则
2.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使用有剧毒的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下图为我国某乡镇区域图。20世纪60年代起在该镇驻地及柳塘村、南官庄等村落形成有规律的赶集日。20世纪90年代以后,南官庄集市逐步被北唐山子村替代。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与周围村落相比,柳塘村成为集市点的原因是
①交通通达度好
②地理位置较优越
③该村等级更高,服务种类更多
④基础设施完善
⑤人口众多,消费能力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2.20世纪90年代以后,北唐山子村逐步替代南官庄成为集市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南官庄消费能力下降 B.乡镇政策的影响
C.北唐山子村交通变得更便捷 D.北唐山子村消费等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