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甲、乙两幅区域图。
材料二: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例如原来是草场的土地退化为沙漠。
(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内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6分)
|
甲:江汉平原 |
乙:宁夏平原 |
自然带类型 |
|
草原、荒漠过渡带 |
主要粮食作物 |
|
小麦 |
根据当地自然、社会等特点,拟定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 |
××地区酸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
|
(2)试分析江汉平原湖泊面积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将乙图中贺兰山以西荒漠化自然因素(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等)之间的关系选择填入下列表格中。(3分)
A.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 B.地面变干燥C.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降低
广珠轻轨是“珠三角”轨道交通网的主轴线之一,工程全线总长143千米,其中广州至珠海主线长117千米,小榄至江门支线长约26千米。主线北起广州市新广州站,支线由中山市小榄镇引出,跨西江,经中山市古镇、江门市外海,至新会区。据悉,广珠轻轨建成后,从江门西站出发,10多分钟就可到中山,30多分钟就可到珠海、广州,不用1小时就能到深圳,江门将融入“珠三角1小时城市圈”。请回答题。
1.上述材料表明交通运输发展方向的( )
A.大型化 B.高速化 C.专业化 D.科技化
2.厦深高铁的建设可能对途经城市产生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A.拉动沿途地区经济发展 B.广州的服务范围扩大
C.增加商业网点的数量 D.农业生产不受任何影响
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某区域加工制造业重心转移示意图。回答题。
1.我国吸引日本、韩国制造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条件便利 B.自然条件优越 C.工资水平较低 D.劳动力素质高
2.目前,日本、韩国相关企业主要向海外生产基地提供( )
A.技术服务 B.原料供应 C.基础设施 D.能源保障
下图为某城市城区分布示意图,若该城市钢铁厂和化工厂布局合理,则该市最可能位于
A.日本某地
B.新西兰某地
C.我国云南南部
D.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
我国铜矿集中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和云南省,读下图回答题。
1.铜矿的品位一般都比较低(多数在1%左右),故粗铜的冶炼基地应该布局在( )
A.能源基地 B.铜矿产地
C.消费市场 D.廉价劳动力
2.云南省长期向外输出粗铜,近年来加强了精炼(电解)铜的发展,能充分利用云南省的优势资源是
A.丰富的劳动力 B.技术水平高
C.市场广阔 D.水能丰富
东山镇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的太湖之滨,西部山丘绵延,东部地形平坦直抵湖畔,自古为鱼米之乡。这里出产的名茶是碧螺春,采用梯田种植。这里的果园盛产橘子、枇杷、杨梅和白果。读东山镇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题。
1.结合上文并读图1,东山镇的土地利用方式自西向东依次为( )
A.①果园②稻田③茶园④淡水养殖
B.①果园②茶园③稻田④淡水养殖
C.①茶园②稻田③果园④淡水养殖
D.①茶园②果园③稻田④淡水养殖
2.读某地区结构图(上图),关于该农业区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农业区布局的决定因素是技术
B.该农业区的决定因素是政策
C.该农业区在济南周围有分布
D.该农业区在广州周围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