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实践与探究题 2018年10月24日,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是目前世界...

实践与探究题

2018年10月24日,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堪称交通工程界的“珠穆朗玛峰”,被英国(卫报》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材料一: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东珠海和澳门,总长约55公里。最长跨海大桥、最长钢铁大桥、最长海底隧道、最深隧道、最大沉管隧道、最精准“深海之吻”......作为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岛、隧“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建设先后攻克了十余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带动20个基地和生产线的建设,形成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的建设,集三地之力,融三地之智,便三地之民,在一国两制下协同决策,协调发展,为三地今后开展更宽领域的合作积累了有益经验。人民网评论:建设港珠澳大桥是中央政府支持香港、澳门和珠三角地区城市快速发展的项重大举措,是一国两制’下粵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

材料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是一个国家的奋斗精神。港珠澳大桥建设的施工水城每天有4000艘船只航行,台风、大雾、强对流天气致使每年有效作业时间只有200天左右。面对防洪、防风、海事、航空限高等各种复杂建设难题,全国各地的建设精英们风兴夜寐,顺境不骄、逆境不馁,以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感、自豪感,竖起中国桥梁的高峰,再度刷新了世人对中国工程的印象。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港珠澳大桥集桥、岛、隧道于一体,为世界首创。这给我国的创新发展带来哪些启示? 

(2)港珠澳大桥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这表明“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如何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3)结合材料三,谈谈当代中国的奋斗精神集中体现为什么精神?其作用有哪些?

(4)“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感、自豪感彰显了当代中国人的自信,我们青少年怎样做一个自信的中国人?

 

(1)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③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④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⑤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2)①必须全面准确贯彻“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②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 ③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 (3)一个国家的奋斗精神集中体现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其作用:①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 ②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 ③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4)①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描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我们需要培有理性平和,不卑不开放包容的心态; ②每个人既要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 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与时代同进步,与祖国共成长。 【解析】 (1)仔细研读题目要求,本问实际上是在考查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从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国家命运所系、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等方面进行回答即可。 (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难度值一般。要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需要从贯彻的基本方针、严格依据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等角度进行认识和把握。 (3)本问考查对伟大的民族精神重要性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一个国家的奋斗精神集中体现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对民族精神的重要性的认识,我们主要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等方面分析说明即可。 (4)本问考查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这是课本中,属于基础知识部分。根据所学知识,从树立文化自信、培养实干精神、增强“四个自信”等角度进行说明。具体表现为:培有理性平和,不卑不开放包容的心态;既要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2017年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随后,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提出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在上海,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华为、微软、亚马逊等国内外知名科技企业设立了人工智能科研机构,打造广邀英才,全球交流平台。

着眼未来,我们要适应世界发展趋势要求,应该如何全面提升个人素养?

 

查看答案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像保护眼睛样保护生态环境, 像对待生命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基础和目标分别是什么? 

(2)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我们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查看答案

观察漫画《转换》,回答下列问题。

(1)《转换》表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2)为实现《转换》的目标,请你提出几条建议?

 

查看答案

青少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青少年的品格影响着国家未来发展。我们青少年拥有情怀,将来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要做到

①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情感

②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培养创新意识,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

④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十三五”规划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发展。这表明我国

A. 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B. 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

C.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道路

D.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