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在第五个国家宪法日,也迎来了第一个宪法宣传周,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

在第五个国家宪法日,也迎来了第一个宪法宣传周,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这是因为

A. 我国已成为发达国家

B.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C. 人民权利得不到保障

D. 宪法就是公民的权利

 

B 【解析】 本题考查宪法的地位,题干“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活动”体现了宪法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观点B正确;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不是发达国家,观点A错误;我国宪法和法律保障人民的权利,观点C错误;宪法的内容有很多,公民的权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观点D错误;所以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8年12月28日至29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2019年农业农村工作。2019年2月19日新华社受权发布21世纪以来第1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做好“三农”工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A. 不利于现阶段主要矛盾的解决

B. 会进一步加大城乡发展的差距

C. 有利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D. 会消除城乡发展所有的不平衡

 

查看答案

从“中国人民必将创造出新的辉煌”,到“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从“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人民”是这几年来新年贺词中一以贯之的关键词。“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贯穿着一如既往的人民立场,彰显了一个百年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上述材料

A. 说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B. 体现了改革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C. 彰显让人民当家做主是党的奋斗目标

D. 启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查看答案

( 作出正确的选择 )

材料一:某市一个12岁少年因上网成瘾,整天沉迷网吧,平时少言寡语,精神呆滞,长时间逃学。该少年在一次上网遭母亲劝阻时,竟持刀将母亲砍伤。

材料二:某设计院出纳员陆某,原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但他羡慕“大款”气派,看到周围的一些人出手阔绰,经常出入高档消费场所,仅靠工资的他心理上不平衡。于是,他的手伸向了自己管理的公款,利用职务之便,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连续作案42次,共贪污公款300余万元,“大款”梦引他走上了绝路,最终受到了法律制裁。

(1)两则材料中的行为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

(2)结合材料分析这种行为给个人、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3)我们应如何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出正确的选择?

 

查看答案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呵护友谊)

材料: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中学初三四班周强同学在做值日关窗户时,不小心打碎了一块玻璃,后来他主动用自己的零花钱补还了新玻璃,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周末,周强的同班同学张振在大街上踢足球,不慎将足球踢在了路边的一辆卡车上,将车的玻璃打碎了。面对这种情景,张振心想:反正这么远,也没有人看见!赶快跑了算了!随后就飞也似的一溜烟跑得不见人影了!事后他对周强说了这件事。周强对张振说“你做得不对。人家出来开车的时候会看到的。你应该写张纸条贴在车上!就说,是你不小心打碎玻璃的!留个电话。张振不屑一顾地说”可别装高尚了。反正也没有人找到我。自此,他俩关系还不那么和谐了。

(1)通过周强和张振两种不同的行为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我们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

(3)我们应该怎样呵护友谊?

 

查看答案

(让法律为成长护航)

某中学生赵某,不思进取,无心上学,经常和一些社会小青年交往,学会了吸烟、喝酒,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可自拔。为了玩网络游戏,多次偷同学的钱物。2013年3月因在网吧打架斗殴,被公安机关拘留。但赵某仍不思悔改。2013年10月,赵某因抢劫被抓获,经人民法院依法审判,判处有期徒刑5年。

(1)请你分析赵某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哪些?

(2)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3)犯罪有什么危害?

(4)从赵某的变化过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