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全球性的粮食短缺,让中国打造海外农场的热情日益高涨。农业部相关人士表示,国内企业...

全球性的粮食短缺,让中国打造海外农场的热情日益高涨。农业部相关人士表示,国内企业赴海外开发战略性、短缺性农业资源,将缓解国内农业资源的供需矛盾。这体现了

A. 劳务的全球化

B. 贸易的全球化

C. 资本的全球化

D. 生产的全球化

 

D 【解析】 “国内企业赴海外开发战略性、短缺性农业资源”,说明了生产的全球化,D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ABC的说法也都是正确,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但材料没有体现劳务、贸易、资本的全球化,这三项应排除。故该题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8年5月10日,第五届东盟—中日韩(10+3)新闻部长会议在新加坡举行。当前世界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不断发展,本次会议以“共享的数字化东盟”为主题,聚焦各国在新媒体领域的交流合作。这体现了当今世界是一个

①开放的世界 ②走向统一的世界 ③发展的世界 ④紧密联系的世界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探究实践

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热情很高,每次上完课,他们都会主动收集时事,并分析材料所体现的道理或启发。下面是他们收集到的材料,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任务。

材料一:2018年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后的首次峰会——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中国青岛成功召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第18次元首峰会在青岛胜利闭幕,它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即在某些个别国家依仗全球霸权,抱守冷战思维不放,践踏国际法规则,挥舞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大棒,野蛮干涉别国内政的全球大变局背景下,上合组织坚定发出了“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确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强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于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和建设美好世界而贡献的“中国智慧”、提出的“中国方案”;它是中国对世界未来的信念,也是中国对世界的主张和责任。

材料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感觉世界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变得这样小,各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联系得这样紧密。谁也不可否认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即我们已经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可谓“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材料三:中国说到了,也做到了,中国的倡导和善举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响应和赞誉。中国在与非洲各国的合作中,帮助非洲国家自主发展,推行“三网一化”,受到了非洲人民的广泛欢迎。“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阳光倡议,迄今已有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方签署了合作协议,一大批合作项目正在全面推进,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造福了世界,惠及了中国。

材料四:“和”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价值取向,孔子《论语》中先后五篇文章里出现了八次,其含义十分丰富。而“和为贵”“和而不同”是其基本内涵。我们的世界本来就是这样一个“和而不同”的美丽多彩的世界。

(1)上述材料体现了《道德与法治》的哪些道理?

(2)面对日益开放和不断走向世界的中国,当代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查看答案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美国升级经贸摩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打击我国高科技创新能力,从根本上遏制我国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尽管我国的科技水平与美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加速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目前,我国的创新企业数量位居全球第二位,并进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全球创新指数20强,一些领域的科技创新正在由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查看答案

价值判断(下列各题的叙述中,都包含一定的价值标准或者是行为选择,请予以判断,在括号内写明“正确”或“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小华通过政府微信公众平台反映学校周边私家车乱停、乱放、占用非机动车道问题,要求有关部门严格治理。

判断:

理由:

(2)一些同学认为,想吃什么就多买点,吃不了的饭菜,该扔就得扔,免得污染环境。

判断:

理由:

 

查看答案

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主旨演讲中郑重宣告: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继续推出扩大开放新的重大举措,同亚洲和世界各国一道,共创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这充分表明我国

①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发展 

②塑造以亚洲为核心的政治格局

③依靠世界各国共同筑就中国梦 

④积极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