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在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墙上有一条格言:“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在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墙上有一条格言:“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这句格言启示我们

A. 要根据自身的独特性,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B. 学习是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梦想的过程

C. 我们要珍惜学习的机会,脚踏实地地认真学习

D. 社会越发展.选择的机会就越多,选择的难度就越大

 

C 【解析】 本题考查名人名言启示类。此刻学习,你将圆梦其实我们要珍惜学习的机会,脚踏实地的认真学习,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C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提到学习方法,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提到苦乐交织,B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提到选择机会,选择难度,D与材料不符。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学时代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的基础,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下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这主要表现在

①自主意识逐步觉醒

②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不断提高

③生活体验日渐丰富

④身心发展完全成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每年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制日报》视点版推出“国家安全就在身边”系列报道。下面是相关报道内容,请你思考后回答下列问题。

(国民安全意识调查)

说到国家安全,人们往往只会联系到军事安全、间谍等,大多数民众觉得国家安全与自己关系不大,仅有50%的受访者知道国家安全受理举报电话“12339”。

(国民安全没有“局外人”)

只有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国家安全的保障。

(拍案说法)

(1)结合材料分析上述报道中“国民安全意识调查”和“国家安全没有局外人”两栏的内容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2)“偷拍行为”说明当前我国存在什么样的现象?青少年应该如何应对这种现象?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40年鸦片战争后,我国由盛转衰,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国家利益名存实亡。人民只能在饥寒交迫、备受奴役中苦苦挣扎,中国人被外国人称为“东亚病夫”,遭受“狗与华人不得入内”的凌辱,而当时的中国人无力反抗,只能口头抗议。

材料二:2018年11月21日,意大利奢侈品牌D&G在上海举办品牌大秀,却被曝出其设计师在社交网站上发布涉嫌辱华的视频和言论,引发争议。事件发生后,多名中国明星发声抵制,中国模特罢演DG大秀;多家中国电商平台下架相关商品及搜索内容,该品牌在中国地区的重要电商销售渠道几乎将被全部切断,损失惨重。23日下午,D&G官方发布道歉视频。对此,我国某网友表示:我们应该去D&G在中国所有实体店铺打砸抢烧,让他们知道得罪中国人的下场。

(1)阅读材料一,结合材料说说为什么当时中国人被屡屡凌辱而无力反抗?从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角度思考,这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思考为什么同是辱华事件,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结局如此不同?

(3)你赞同材料二中明星模特的做法还是某网友的看法?并说明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

网络是把“双刃剑”,让人欢喜让人忧。阅读图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组让人欢喜的数据。(资料来源:《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8.8月)

项目

网民

网络支付用户

网络购物用户

网络直播用户

总人数

8.02亿

5.69亿

5.69亿

4.25亿

备注

普及率达到57.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年增长率为7.1%,占网民比例达到71.0%

占网民总体比例71.0%

较2017年末增长294万

 

注:2018年上半年国内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40810亿元,同比增长30.1%.

材料二:一组让人担忧的场景。

场景一:

场景二 2018年11月30日的时候,乐清市的公安局接到陈女士的报警电话:当事人称自己的儿子在11月30日下午在放学后失踪。热心市民和网友们也对此消息深信不疑,纷纷转发寻人启事。后来警方查明该事件是陈女士故意造谣的假消息。12月5日,陈女士因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1)材料一的数据让人“喜”在何处?

(2)材料二的场景一让人“忧”在何处?请从违法性质角度评析场景二中陈女士的言行。

(3)针对上述的“喜”与“忧”,谈谈青少年应如何正确进行网络交往。

 

查看答案

2018年台湾电影金马奖颁奖礼上,某获奖导演发表了台独言论,引起评审团主席巩俐不满,随后她拒绝上台颁奖。对这一事件网友看法不一,其中正确的是

①巩俐的做法正确,她用行动维护了国家利益

②巩俐的做法错误,她意气用事,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

③该导演的做法正确,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和自由

④该导演的做法错误,损害了国家利益和两岸同胞的情感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