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22次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一带一...

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22次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习近平主席在亚太工商峰会发表《同舟共济创造美好未来》主旨演讲等系列外交活动,中国引领世界经济向更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方向发展。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已成为维和行动主要出兵国和出资国,为有关地区和国家恢复和平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从局势动荡的也门、南苏丹,到发生自然灾害的尼泊尔、新西兰,哪里有困难和危险,哪里就会出现中国外交官的身影。近年来,中国成功组织了也门撤侨等9次海外公民撤离行动,处理100多起中国公民境外遭绑架或袭击案件,受理各类领事保护救助案件近30万起。

(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1)题目; “屹立世界舞台,促进和平发展”、 “唱响中国声音,维护世界和平”等。 (2)从和平与发展的角度:①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②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 从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角度:①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大;②我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经济产生了积极而重大的影响。 从党的角度:①党和政府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②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其宗旨是全心为人民服务;③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形象。 (1)拟题时要从总体上把握材料的主旨,再用准确、生动的标题进行概括,用单句或对偶的形式均可。分析材料可知,“中国引领世界经济向更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方向发展。”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已成为维和行动主要出兵国和出资国,为有关地区和国家恢复和平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是材料的主旨,所以可用《屹立世界舞台,促进和平发展》、《唱响中国声音,维护世界和平》等进行概括,答案具有开放性,符合题意即可。 (2)评论时首先要找出材料的关键句子或关键词,再结合教材的相关知识进行概括。材料“中国引领世界经济向更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方向发展。”体现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经济产生了积极而重大的影响。材料“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已成为维和行动主要出兵国和出资国,为有关地区和国家恢复和平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体现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哪里有困难和危险,哪里就会出现中国外交官的身影”体现党和政府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综上所述,答题时可分别从“和平与发展的角度”“ 中国的国际地位角度”“ 党的角度”等方面进行概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2018年9月起,我县9年级学生开始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部编版”语文教材是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并且大幅增加中国古诗文篇目。

“部编版”语文教材大幅增加中国古诗文有什么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材料:中国历史上的四次民族大融合

时间

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

在中国腹心地区进行的,形成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汉族。

魏晋南北朝时期

民族迁徙出现对流,一部分汉族往周边去,周边少数民族往内地来。

宋辽金元时期

在边疆地区进行的,不仅少数民族融合汉族,而且大量的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

清代

奠定了现在中国疆域和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基础。

 

上述材料体现了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本中的什么观点?

 

查看答案

下面漫画告诉我们,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 重点要从娃娃抓起

B. 要尊重规律,重视形式主义

C. 要融入社会生活,重在行动

D. 要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查看答案

2018年3月1日,《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揭晓,他们是: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的卢永根、人民的樵夫,不忘初心的廖俊波┉┉开展感动中国人物

A. 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B. 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 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

D.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查看答案

400多年前,当西方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用鹅毛笔写下十四行诗的时候,5800公里以外的东方,汤显祖用毛笔书著曲词。2016年是莎士比亚和汤显祖去世400周年,二人的戏剧在汤显祖的故里同台上演,中英两国一起举办了很多纪念活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点

B. 中英两国文化在交流中逐步趋于同化

C. 世界文化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

D. 纪念活动有利于传承人类的文化遗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