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中国历史上的四次民族大融合 时间 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 在中国腹心地区进行的...

材料:中国历史上的四次民族大融合

时间

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

在中国腹心地区进行的,形成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汉族。

魏晋南北朝时期

民族迁徙出现对流,一部分汉族往周边去,周边少数民族往内地来。

宋辽金元时期

在边疆地区进行的,不仅少数民族融合汉族,而且大量的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

清代

奠定了现在中国疆域和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基础。

 

上述材料体现了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本中的什么观点?

 

(1)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 (2)我国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逐渐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解析】 本题考查民族团结,属于“找观点”类题目,解答此类题型要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再联系教材的相关知识进行概括。题干“在中国腹心地区进行的,形成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一部分汉族往周边去,周边少数民族往内地来”“不仅少数民族融合汉族,而且大量的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 “奠定了现在中国疆域和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基础”说明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我国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逐渐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漫画告诉我们,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 重点要从娃娃抓起

B. 要尊重规律,重视形式主义

C. 要融入社会生活,重在行动

D. 要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查看答案

2018年3月1日,《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揭晓,他们是: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的卢永根、人民的樵夫,不忘初心的廖俊波┉┉开展感动中国人物

A. 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B. 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 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

D.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查看答案

400多年前,当西方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用鹅毛笔写下十四行诗的时候,5800公里以外的东方,汤显祖用毛笔书著曲词。2016年是莎士比亚和汤显祖去世400周年,二人的戏剧在汤显祖的故里同台上演,中英两国一起举办了很多纪念活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点

B. 中英两国文化在交流中逐步趋于同化

C. 世界文化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

D. 纪念活动有利于传承人类的文化遗产

 

查看答案

2018年以来,峡江县扎实推进教育民生实事建设,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加快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改善城乡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和推动城乡公办幼儿园建设,绘就教育发展新图景。峡江县教育事业取得如此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A.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 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查看答案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春运,客流量从1亿飙升到30亿人次;火车时速从40千米飞跃到350千米;购票从“小窗口”升级为“大数据”;候车环境从“战场”升级到“机场”;饮食从“忍饥挨饿”到“网络订餐”;行李从“编织袋”到“快递上门”。40年春运的变迁折射出

A. 我国综合力的增强

B. 我国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C. 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D. 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