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中国公民认识正确的是
A.小亮送小郭出国留学时说:“真遗憾,你从此不再是中国公民了!”
B.小琪领取了居民身份证后,兴奋地说:“我终于成为公民了!”
C.小丽说:“我十八周岁了,从今天开始,我正式成为中国公民了!”
D.小赵对刚出生的小表妹说:“欢迎你,小公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某校在七年级学生中开展了一次“中学生自理能力”的调查,结果如下表:
调查内容 | 调查结果 | |
是 | 不是 | |
早上不要父母叫醒是否按时起床 | 18% | 82% |
是否能整理自己的床铺、打扫室内清洁 | 36% | 64% |
是否会自己做饭并主动洗碗 | 9% | 91% |
自己的衣服、鞋子是否会自己洗 | 19% | 81% |
做作业、复习功课是否要父母监督 | 53% | 47% |
遇到困难是否能自己想办法解决 | 25% | 75% |
(1)上述调查内容,反映了青少年学生中存在哪些不良习惯?
(2)为帮助同学们改变这些不良习惯,你有哪些好的意见和建议?
(3)名言警句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鼓励我们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为鼓励该校学生改变不良习惯,请你为他们提供两个名言警句。
阅读下列情景材料,请你诊断情境中主人公与成功无缘、自信全无的原因何在。
情境一:小李非常热爱体育,经常练长跑,追上“东方神鹿”王军霞的速度是她的目标,但她经过三年的训练仍然差得很远。于是,她一点信心也没有了。
(1)小李的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二:在我们周围经常有这样的同学,见人说话先脸红,遇到事情“我不行”,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我们班的小王就是这样的人。
(2)小王的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三:小张身上有很多小毛病,他常常管不住自己,做事虎头蛇尾,总是把今天的事推到明天。自己明知有这些缺点,但总是不能自觉加以改正。
(3)小张的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纽约,某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把1元钱丢进卖铅笔人的怀中就走开了,但他又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就连忙返回,从卖铅笔人那里取出几支铅笔,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记取笔了,希望不要介意。最后他说:“你跟我都是商人,你有东西要卖,而且上面有标价。”几个月过后,在一个社交场合,一位穿着整齐的推销商迎上这位纽约商人,并自我介绍:“你可能已经忘记了我,我也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永远忘不了你,你就是那个重新给了我自尊的人。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推销铅笔的乞丐,直到你跑来告诉我是一个商人为止。”
(1)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2)在杭州城里,我们经常也会看到一些以乞讨为生的“职业乞丐”,你觉得应该给他们钱吗?为什么?
《谁动了我的奶酪》是一本不起眼的小书,却创造了出版业的奇迹,全球销量超过2000万册。书里描述了有依赖心理的两个小矮人的遭遇:拥有的巨大奶酪忽然不见了,他们一脸茫然,不知所措。该书的中心在于说明
A.小矮人一定要查出是谁偷了他们的奶酪
B.奶酪被偷走了,他们只好挨饿了
C.要告别依赖心理,走自立自强之路
D.要让自己对失去的东西长期怀念
小刚上中学时就注意自觉培养自立能力,进入大学后他又尝试勤工俭学,先后做过推销员、家庭教师、服务生等,在实践中学到了不少知识,自立能力明显比一般同学强。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培养自立能力要
A.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反复锻炼
B.从小开始兼职,去做童工
C.多做大事,多经风浪
D.多读书,从书本中学习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