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天下的母亲都爱操心,我妈妈是天下母亲中最爱操心的母亲。在她...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天下的母亲都爱操心,我妈妈是天下母亲中最爱操心的母亲。在她眼里,我们儿女全是还没孵出蛋壳的鸡,她必须永远孵着我们。

我和姐姐先后去插队,终于离开了家。可我们却像风筝,飞得再高,线还牢牢地牵在妈妈手里,她时刻注意我们的动向。后来,我到了一个地区级文工团拉大提琴,妈妈凡是路过那里,总要下车住几天。有一次,我告诉她,我们去了一个水利工地演出,那里有一座大理山,有许多大理石等等。妈妈便说:“这是个散文的意念,你可以写一个散文。”想来母亲在我们身上寄托的理工之梦早已破灭,又见我一人在外,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反倒生出许多无事烦恼,便这么劝我了。这回倒真让我心下一动,之后不久,闲来无事,我写成了一篇散文,不料想这竟成了我第一篇印成铅字的作品,给了我一个当作家的妄想。

然后,我便开始舞文弄墨,每一篇东西必须妈妈过目,然后根据她的意见修正,才能寄往各编辑部,再次聆听编辑的意见,再次修正。她比编辑严格得多,意见提得极其具体、细微。我常有不同意之处,可是总不如她合乎逻辑,讲不清楚,于是又只好跳脚了。

再后来,我去了北京讲习所,风筝的线仍然牵在她手里,每一篇东西总是先寄给她看。不过,与先前不同的是,妈妈同意让我听了编辑部的意见以后,再考虑她的意见。这时,我如同闸门打开,写得飞快,一篇连一篇,她实在有些应接不暇了。终于有一天,她紧接一封谈意见的信后又来了一封信,表示撤销前封信,随我去了。接到这封信,我忽然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风筝断了线,没头没脑地飞了起来,抑或能飞上天,抑或会一头栽下来,不论怎样,对风筝线,它无须再有什么怨言了。

母亲的角度似乎是固定的,但那一次去芝加哥逛百货商场,女装部的衣服争奇斗艳。李欧梵教授说:王安忆,你看中哪一件,就停下脚步不走,妈妈就会给你买了。母亲说了一句很有意味的话,她说:“中国的女性不会在任何一件衣服跟前走不动的。”

如今,我每周两次,心甘情愿地挤半小时汽车,前往文化宫学习英语,苦不堪言地与衰退的记忆力搏斗着。不由想,假如当年,父母对我拳棒相加,也许这会儿早能看懂原版著作了。再一想,假如当年,大人听顺我的志趣,或许现在也能画几笔了。英语没管好,画画的天赋也给管没了。倒是那样似管非管,似不管非不管,弄出了个做小说的梦——想来想去,儿女总是父母的作品。他们管也罢,不管也罢,都是他们的作品。风筝或许是永远挣不断线的。

记得在美国旅行时候,在一所大学讲演,有一位来自台湾的学生说:“你母亲和你,前者从大我到小我,后者从小我到大我,是极有价值的经验。”

——王安忆散文及新京报采访(组合改编)

1.对母亲茹志鹃而言,“我们像风筝”,作者回忆了哪几件母亲对自己“牵”与“不牵”的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分析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我常有不同意之处,可是总不如她合乎逻辑,讲不清楚,于是又只好跳脚了。(从词语运用的角度分析)

3.说说第4节划线句“对风筝线,它无须再有什么怨言了”的含义。

4.“从大我到小我,是极有价值的经验”,“小我”和“大我”在母亲身上表现鲜明,请具体分析这是怎样的一位母亲?

5.下列对文中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回忆了生活中平常的往事,情节跌宕起伏。揭示了她们最爱操心、最疼爱子女的共性。

B.作者走上创作之路的主要原因在于母亲看“我”无事烦恼,无所事事,有意促成我,我开始有了当作家的梦想。

C.“风筝或许是永远挣不断线的”一句中的“永远”,强调孩子在哪儿都想自由,但父母牵挂,这种亲情是没有时间界限的。

D.本文题目可拟为“风筝”,因为“风筝”是文章的线索,更是母爱的象征。

6.文章最后一小节是否应该删除?谈谈你的看法。

 

1.牵:(1)劝我写散文,(2)给我提意见据此修正,(3)芝加哥商场意味深长教导。 不牵:给我写信表示随我去。 2.“跳脚”原指脚用力踏地,这里用动词形象表现了“我”不愿接受母亲的看法又无法反驳只能接受的无奈和焦急。 3.我一直由母亲管着,常觉得有不合意之处。母亲撤销前封信,随我自己做主,使我像风筝一样突然失去重心。我的这种怅然若失和极不适应无须抱怨。 4.关心孩子,细心、无微不至;有才华;懂教育,会教育,肯放手;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5.D 6.示例:不可以删除。它借用台湾学生的话对母亲作总体评价,总结全文;突出主旨,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借以表达对母亲的赞美之情感恩之心;把“我”与“母亲”比较,突出母亲对自己成长的影响之大。 【解析】 1.情节概括题。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组织语言时,最好以“母亲”为陈述的主体。按先后顺序概述出与“母亲”做的几件事情。第二段“妈妈便说:‘这是个散文的意念,你可以写一个散文。’”母亲劝“我”写散文;第三段“,每一篇东西必须妈妈过目,然后根据她的意见修正,才能寄往各编辑部,再次聆听编辑的意见,再次修正。……”母亲给我提意见据此修正;第五段“母亲说了一句很有意味的话,她说:‘中国的女性不会在任何一件衣服跟前走不动的。’”芝加哥商场母亲意味深长教导“我”。第四段她给“我”写信,表示随“我”去了,“我”感到怅然若失,“我”就像断了线的风筝。 2.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跳脚”本义指因焦急或发怒而跺脚。亦指脚用力踏地。这里是“我”是动作描写,写出了“我”不愿意接受母亲的观点,又找不到理由驳倒母亲的话,只能接受母亲管束的无奈与焦急的心情。 3.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理解。句子深层含义的把握,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结合中心思想要分析。结合文章内容来看,作者把“儿女”比喻成“风筝”,把“父母的管教”,全句的意思是说,我觉得母亲一直管着“我”,可当母亲写信说随“我”去了。约束“我”,“我”却感觉像断了线风筝,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感觉不适应。 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先了解文章内容;再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最后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答题即可。①爱操心、爱管孩子、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我和姐姐插队时母亲也时刻关注我们的动向,我开始写作后母亲每篇必须过目。②很有个性、很有主见、对孩子要求严格。非要给我的文章提比编辑还严格的修改意见。③非常关心孩子、非常细心、无微不至。文中写到母亲路过孩子文工团驻地总要下车住几天,怕孩子生烦恼劝她写散文,孩子写的每篇东西她都要过目。④很有才华、多才多艺、懂得教育、该放手时能放手。文中写到母亲能帮助“我”读名著、写文章,而且提的意见很合乎逻辑,还能在我写作能力成熟之后写信表示不再提意见,随我去了。 5.A项,“揭示了她们最爱操心、最疼爱子女的共性”,主题有偏颇。“情节跌宕起伏”不恰当。 B项,“无所事事”是原因之一,也是作者的谦虚之语。 C项,从文章最后第三节看“在哪儿都想自由”表达有误。 故选D。 6.考查对文段能不能删除理由动词阐述。解答此题首先要有明确的看法,可以删除还是不能删除。然后阐述合理的理由即可。如,可以删除,本文通过记叙小时候“我”去插队,母亲劝“我”写文章,“我”由此走上了写作的道路,她还给“我”提意见,让“我”据此修正,让“我”觉得自己就像妈妈手中的风筝,后来她给“我”写信,不再约束“我”,但是“我”却感觉像断了线的风筝怅然若失,告诉我们父母对子女的影晌或许永远磨灭不了,我们应该珍惜这份情感。“儿女总是父母的作品。他们管也罢,不管也罢,都是他们的作品。风筝或许是永远挣不断线的。”到此文章已经可以结尾了,所以最后一节可以删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一着惊海天》选段,回答小题。

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记者眼前的飞行甲板上,定格着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阻拦索的两端构成“V”上边的两头,尾钩钩住处,则是“V”字的底尖。

“成功了!”欢呼声中,一颗颗揪紧的心,一下子舒展开来。

1.通讯中恰到好处的穿插评论能使该事件或人物意义的揭示得以加深,请为以上语段添一句议论性的结尾。

2.结合语段及材料,借助合理的想象,揣摩试飞员着舰时的心理。

(新闻联播):海军某舰载航空兵戴明盟,中国舰载机首次着舰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就掌握在他手中。他说此时从空中看航母,只有一张邮票大小,而飞机着舰使用甲板的有效宽度还不到陆地跑道的十分之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红星照耀中国》选段,回答题目。

“传说贺龙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那是早在一九二八年。贺龙躲在一个 村子里,同哥老会的兄弟们策划起义。这时有几个国民党收税的来了。他就率领村里的几个人袭击收税的,用他自己的一把刀宰了他们,解除了他们卫队的武装。从这一事件中,他缴获了足够的手枪和步枪来武装他的第一支农民军。”

贺龙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国。红军说,他可以手无寸铁地到全国任何哪个村子里去,向哥老会说出自己的身份后,组织起一支部队来。据说曾经不止一次把一个地方的哥老会全部兄弟收编进红军。李(长林)说贺龙说起话来能“叫死人活过来打仗”。

选段中贺龙的形象是鲜活的。请结合以上内容并回忆所读《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关“贺龙”章节,回答你印象中的“贺龙”形象。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片段,回答小题。

甲: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丙:过南田,山色已暮,舟人夜棹不休,江为山所托,饱东佹南,盘峡透崖。二十五里,至画山,月犹未起,而山色空濛,若隐若现。又南五里,为兴平。群峰至是东开一隙,数家缀江左,真山水中窟色也。月亦从东隙中出,舟乃泊而候曙,以有客欲早起赴恭城耳。

——选自徐霞客《游漓江日记》  

注释:(1)兴平:在阳朔县北境。(2)饱东佹南:忽往东忽往南。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或短语。

(1)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_

(2)少闲人_____________ 

(3)泊而候曙________________

(4)月未起_____________  

(5)回清倒影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2)舟人夜棹不休,江为山所托,饱东佹南,盘峡透崖。

3.根据三段文字,选出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      )

A.甲段“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指具有情趣雅致,能欣赏美景的人,也有苏轼的自我解嘲之意,体现了他乐观豁达的精神。

B.乙段中“清荣峻茂”高度凝练,紧扣上文,“清”字写水,“峻”字写山,“荣”“茂”也写柏树。“良多趣味”,掺入了作者的审美意趣。

C.丙文徐霞客饱览漓江山水之色,他羡慕住在漓江边如在仙境一般的百姓。

D.甲文“念无与为乐者”中的“为”是“作”的意思;丙文“江为山所托”中的“为”是“因为”的意思。

4.乙文“良多趣味”,丙文“真山水中窟色也”,用自己的话分别说说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

 

查看答案

默写:

(1)两岸石壁,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猎马带禽归。

(3)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4)__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

(5)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

(6)古诗文中运用了夸张手法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几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9月21日9时30分,在常州地铁1号线茶山站,随着“龙城先锋号”列车稳稳驶出站台,常州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初期运营。自2012年5月11日,地铁1号、2号线的筹划与建设已历经7年。截至24日,共有61.2万人次乘坐地铁。

材料二:兴建地铁需要规划和政府审批,甚至还需要试验。需要对路线沿线的建筑物、管线、道路进行拆迁、改造、保护。地铁工程多为地底,隐蔽工程较多。地铁使用电能,其运输能力要比地面公共汽车大7~10倍,行驶的最高时速普遍80公里,可超过100公里甚至有的达到了120公里。

材料三:常州地铁目前还没有与机场、周边城市的地铁对接。公交车已开始利用大站车、直达车、开辟贴近乘客需求的新路线等多种形式来大幅度提高车速和服务质量。未来共享汽车共享公交车,能准点准时为客户提供门到门的优质服务。

材料四:

(1)为“材料一”拟一则标题新闻。

(2)结合四则材料,从利与弊的角度探究地铁建设对常州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