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 幼有行义,尝出,遇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

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

及选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节选自《元史》,有删改)

(注释)①楮(chǔ)币:旧时的一种钞票。②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③目:名词作动词,看待。

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

(2)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2.选文记述了张养浩归还钱币、读书不辍、______、惩治李虎等事迹,表现了他______的精神品质。

 

1. (1)(张养浩)年纪刚刚十岁,就一天到晚不停地读书,父母担心他过于用功而制止他。 (2)张养浩到这里以后,将他们全部依法惩处,老百姓非常高兴。 2. 教化强盗(宽待强盗) 品行端正、拾金不昧、勤学苦读、宽容大度、执法公正、不畏强暴等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字字落实,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此句翻译时注意要将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才能更顺畅。本题中要注意把“方(刚刚)”、“辍(停止)”、“止(阻止)”、“快(高兴)”的意思翻译正确。 2.本题考查对人物精神品质的分析。由文中“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可以概括事件。选文第①段中“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写了张养浩“拾金不昧”“勤学苦读”的可贵品质。第②段中“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写了他宽容大度、执法公正,深受百姓爱戴。 译文: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今属山东)人。 年幼的时候就有侠义行为。有一次他出门,碰到一个人,那人不小心把钱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丢钱的人 已走远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送还给了那人。张养浩年纪只有十岁时,就一天到晚不停地读书,父母担心他过于用功而制止他,于是他白天就默默地背诵书卷上的 诗文,到了夜晚,就把门户紧紧关闭起来,点上灯,偷偷地读书。后来山东按察使焦遂听说了他,就推荐张养浩做东平(今属山东)地方的学正。 及至做了宰相属官,就被选授为堂邑(今属山东) 县尹。人们都传说堂邑县县官住的房子不吉利,住进去的人没有一个能得到幸免的,但是张养浩还是住了进去。张养浩带头捣毁了滥设的神祠三十多所,免除了有强 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张养浩说:“他们都是善良的百姓,因为生活困难,被饥寒所迫,不得已而去做了强盗,既然已经依法处分过他们了,现在仍旧把他们看成强盗,这是断绝他们走自新之路的做法啊!” 强盗们感动得流了眼泪,他们相互劝诫说:“不能辜负张公。”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杀过人,他的同党也都是暴虐残忍,为害百姓,百姓不堪忍受,从前的县尹 不敢过问这件事情。张养浩到这里以后,按照国法严厉地惩处了他们,百姓们十分高兴。张养浩离开了堂邑十年,百姓们仍旧为他立碑,歌颂他的功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赏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中“横”“拥”两字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按要求默写诗文名句。

(1)子曰:“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3)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__________

(4)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__。(谭嗣同《潼关》)

(5)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6)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7)《观沧海》中描写诗人奇特的想象,反映诗人博大襟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渺,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漂荡在江面上,这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景。

(9)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将羁旅漂泊的游子的悲痛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喷薄而出的朝阳,缓缓西沉的落日,总能引发诗人无限感慨。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日”字的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太丘与友行    期:约定

B. 太丘舍          去:离开

C. 而去          委:委托

D. 元方入门不      顾:回头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陈太丘友期行    未复有能其奇者

B. 去后至          悟前狼假寐

C. 相委去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

D. 下车引          臣以王吏攻宋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B. 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

C. “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D. 《陈太丘与友期行》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劝告人们要做一个守信之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DNA数据

①“欢迎来到DNA数据保护中心!您现在正在档案馆里。”讲解员微笑着做了一个手势,示意我们可以仔细观察这间屋子。仅仅三十多平方米的房间,储藏这全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所有数码信息,包括数千亿张家庭照片、音乐、文件和其它影像资料。

②这个场景一点也不“科幻”,就像在“硬盘”上保存数据一样,人们已经知道怎么在DNA上保存数据了。2016年4月,著名的好莱坞影视技术公司特艺集团的研发团队宣称自己已经在几段DNA上储存了100万份电影《月球旅行记》的拷贝。

③特艺集团的成就并非创举。早在2012年和2013年,就有两个团队将一本300页的书、若干图像、一个PDF文件,甚至声音成功地储存在了DNA上。而这次新奇之处在于第一次成功地把视频资料储存到了DNA上。这也说明现在已经可以在DNA上存储一切数码信息。

④如今,人类产生越来越多的信息,而储存它们变得越来越困难。在电脑和手机的时代,我们现在每年制造出来的数据要比人类有文字以来产生的数据总和还要多!预计从2013年到2020年,这一数据量将增长11倍,且这种趋势并无逆转迹象。根据数据储存专业公司易安信的计算,如果用内存为128GB的苹果ipadAir来储存这些数据,所需的ipadAir叠起来可以在地球到月球之间堆六摞。人类呼唤比现有储存系统更高效的新系统。

⑤DNA恰能满足以上需求,数十亿年来,它一直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DNA能将数量惊人的数据储存在极小的体积里,因此也是最高效的:在体积不到一只蚂蚁的百分之一的人类细胞核中,DNA包含有35亿对碱基,而碱基是编码遗传信息的最基本的材料。在硬盘上,信息以“字节”(0或1)形式记录,每个字节要占200纳米(0.0002毫米)的空间;而在DNA上,记录一个字节只需0.2到0.3纳米。

⑥如今,Google、facebook和亚马逊为了储存数据,需要多个面积数倍于标准足球场的数据中心的支持,而且这还很耗电。而用DNA这种新型载体,只需一个汽车后备厢就能满足它们所有数据的储存需求。

⑦那么,DNA如何去录视频的呢?特艺集团请来美国基因学家当顾问。他们首先将电影数码化,转化成电脑能识读的二进制语言,也就是转化成一系列0零和1的编码。然后研究人员将这些二进制编码转化成由四个。剑姬碱基(ACCT)构成的DNA编码。得到这这串编码后,就能制成相应的DNA序列,并在合成器(一组能自动拼接ACCT的机器)的帮助下,拷贝数千份。这样就获得了DNA片段,它他们如同发丝一样漂浮在装有液体的玻璃容器里,每一分都包含着电影的一个片段。

⑧DNA储存的另一张王牌就是它的持久性。只要储藏空间保持寒冷干燥且避光,保存时效可能长达数千年,即使在恶劣环境中其半衰期也超过500年。现有的其他载体,无论是硬盘、CD还是DVD,最多只能保存数十年。并且,这些载体一旦过了保存期限,硬件就会更新换代,再也找不到能读取它们的机器了。但DNA储存就没有此类问题:只要有人类存在,就一定会有破译编码的技术。

⑨不过DNA储存还无法立即取代硬盘。读取(排序),尤其是写入(合成)所需的时间还是太漫长了。不仅如此,这两个步骤目前耗资甚巨,合成成本可达数百至数千欧元。

⑩但数十年后,或许DNA储存就会普及。对于没有迫切使用需求的信息,我们就可以考虑用DNA来储存。事实上,DNA储存已经引起了电影公司、博物馆、档案馆,还有诸如亚马逊、Google之类有长期信息储存需求的机构的兴趣。

⑪信息技术巨头微软公司即于2016年4月宣布,将购买1000万条DNA用于研究数据储存。这次,科学终于追上了科幻小说的步伐!

(选自《青年文摘》2017年第2期,有删改)

1.对本文内容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这篇文章是一篇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DNA存数据技术。

B. 本文列举了大量的数据,使语言表达准确严密,符合客观事实。

C. 本文从优越性、局限性、发展前景等几个方面介绍DNA储存技术。

D. 本文主要采用的时间顺序介绍了DNA储存数据技术的有关知识。

2.下列关于DNA储存数据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DNA储存于现有储存系统相比较具有高效能和持久性这两大优点。

B. 如今人类运用现有科学技术已经可以在DNA上储存一些数据信息。

C. 特艺集团与两个团队一起首次成功的将视频资料储存到DNA上。

D. DNA储存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读取,写入所需的时间长,耗资巨大。

3.下列对文章第⑤自然段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运用举例子和打比方的方法,说明DNA储存数据体积小。

B. 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说明DNA储存数据的高效。

C. 运用列数字和打比方的方法,说明DNA储存数据体积小。

D. 运用作比较和举例子的方法,说明DNA储存数据的高效。

 

查看答案

下列语序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家庭是阅读的起点,家长的阅读习惯和家庭阅读氛围,          引导他们选择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书籍,意义重大。

①因此,对家长的阅读引导,应成为少儿阅读推广的必要组成部分。

②也将影响孩子成年后的阅读习惯。

③通过媒体、社区、学校等机构多方联动,

④强化为人父母者的阅读意识,

⑤决定了孩子最初的阅读态度,

A. ①⑤②④③    B. ⑤②①③④

C. ④⑤①②③    D. ⑤②④③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