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
B. 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
C. 狼不敢前/跑号如前状
D. 相去数十步 一狼径去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 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 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 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4.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夏昼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①,隐几熟眠开北牖②。
日午③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④。
(注)①南州:指永州。溽(rù)暑:又湿又热,指盛夏的气候。醉如酒:像喝醉了酒那样要打盹。②隐几:凭倚着几案。北牖(yǒu):北窗。③日午:中午。④茶臼(jiù):指捣茶用的石臼。
1.这首诗中体现睡得很深的一个字是____;以有声衬无声的一个字是____。
2.诗的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名著考查:
⑴《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_____;《西游记》中劝孙悟空上天招安的是_______;把孙悟空投入八卦炉中炼成火眼金睛的是_________。
⑵写一句与《西游记》中“猪八戒”有关的歇后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2)“___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3)子夏曰:“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__________________。”
(4)《次北固山下》中表达诗人思乡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峨眉山月歌》中描写月夜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中由明星联想到街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下列语序排列恰当的是 ( )
①还有摇荡的水草 ②游人从桥上望去 ③那鱼就在水草和石头间滑动
④可以清晰地看到水下的鹅卵石
A. ②③④① B. ②④①③ C. ②③①④ D. ③①②④
下列各项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
B. 许多家长对孩子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
C. “这头母牛卖多少钱?老婆婆。”那人问道。
D.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都应该做到真和忍。真者,真诚相待,不虚情假意。忍者,宽容忍让,不针锋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