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救命的海鸥 科里•瓦尔克•迪伦[美国] ①在我12岁的时候,...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救命的海鸥

科里•瓦尔克•迪伦[美国]

①在我12岁的时候,有一次跟着爷爷出海捕鱼。我们满载而归,可是在往回驶的时候,我们的船撞上了一个暗礁,船沉了,爷爷领着我游向了一个小岛礁。岛礁上歇着一只海鸥,当我们爬上岛礁时,它只是微微地往后退了退,并没有飞走。

②我们离海岸非常近,大约只有几百米,爷爷想要领着我游向海岸,不过爷爷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我们看见了附近的两条大鲨鱼。爷爷告诉我,或许是我们船上的鱼把鲨鱼引了过来,也或许它们本来就生活在这里。它们在附近游来游去,一直没有离去。海岸不远处有树林也有房子,我和爷爷就对着房子呼救,可是没人留意到我们。这片海岸都是乱石,没有码头也没有游客,我们靠岸的码头也不在这里——爷爷只是为图方便才想要从这里穿行。

③整整两天,鲨鱼没有离开,那只海鸥也没有离开。我们什么也没吃,又饿又渴。后来一只螃蟹来到了岛礁上,爷爷把它捉住了,然后把它掰成了两半,虽然是生的,很难吃,但我们还是把它吃了下去。当我手上还剩最后一只蟹腿的时候,我把它递给了那只海鸥,它慢慢地靠近过来。爷爷看了看它说:“难怪它一直停在这里,原来它的翅膀脱臼了,我想我能够捉住它,至少……我们能多点食物,不会马上饿死。”

④我也留意到了那只海鸥的翅膀,有一块高高隆起的地方,那应该就是它翅膀的骨头。“它真可怜!”我说。

⑤这时,爷爷已经伸手捉住了它,他摸了摸海鸥的翅膀告诉我他没有说错,它的翅膀骨头脱臼了,就在爷爷打算拧断它的脖子时,我急忙阻止说:“爷爷,你可以治好它的翅膀吗?”“治好它的翅膀?”爷爷问我。我点点头,爷爷迟疑了一下,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他兴奋地把海鸥递给我,急忙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皱巴巴湿漉漉的钱和半支记账用的铅笔。他把这些钱拿在手上使劲甩,大约一个小时后,钱终于干了,爷爷用铅笔在每一张钱上都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们被困在迪拉德海岸附近的岛礁上,我们被鲨鱼围困,请救救我们。”

⑥爷爷撕下了衣服的一条布料,他把这些钱绑在了海鸥的腿上。爷爷这才从我怀里抱走海鸥,他捏了捏它的翅膀,稍一用力,海鸥一阵长叫,爷爷告诉我他已经把海鸥的翅膀骨头接上去了,然后爷爷把海鸥往空中一抛,它在我们的头顶盘旋了很久,最终飞走了。

⑦我们祈祷着有人会看见它脚上的钱,会有人来救我们。但是一连两天,什么人也没有出现,我们躺在岛礁上,都以为自己会死在这里。到了第三天中午,我们终于听到了马达声,接着我们远远地看到了一艘船向我们驶来……我们终于得救了!

⑧船上的人给我们食物和水,告诉我们今天早上,有人在自家的院墙上看到一只海鸥,它的腿上绑着钱。那个人就把这海鸥捉住了,把钱取下来后才看到了上面的字,所以连忙通知了他们。“这只海鸥救了你们呀,如果不是它,根本就不会有人知道你们被困在这里。”船上的人这样说。

⑨几天后,爷爷买来很多菜回来,请他们到家里来吃烤肉。聚餐结束后,爷爷悄悄地告诉我,真正救了我们的不是他们,也不是海鸥,而是我,是我的爱心救了我们。“如果当时你没有阻止我杀死那只海鸥,那么我们就会失去这个唯一可能使我们获救的机会!”爷爷说。

⑩我这才意识到,原来善良是可以救命的。此后,我一直都以最大的善心去对待别人,虽然我并不能当即就收获回报,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其实无时无刻不在回报着我,并使我感受到快乐。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写了“我”12岁时在岛礁上救了海鸥,海鸥又救了“我”和爷爷的一段往事,全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B. 第一段中对海鸥的描写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C. 文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坚韧的,为活命不择手段的爷爷形象。

D. 文章以“救命的海鸥”为题,点明文章的线索,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请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概括填空。

出海捕鱼,触礁被困→呼救无果,面临绝境→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1)就在爷爷打算拧断它的脖子时,我急忙阻止说:“爷爷,你可以治好它的翅膀吗?”(体会句中加点词的作用)

(2)爷爷迟疑了一下,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他兴奋地把海鸥递给我,急忙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皱巴巴湿漉漉的钱和半支记账用的铅笔。(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4.第④段中“我”为什么说“它真可怜”?

5.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 C 2. 救治海鸥,送信求援。 最终获救,善心得到回报。 3. (1)加点词写出我急于阻止爷爷杀生,突出了“我”心地善良,对生命充满关爱之情。(2)句子运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准确生动地表现了爷爷受到我的启发想出了获救方法时的激动喜悦之情。 4. 一是同情海鸥因翅膀骨头脱臼无法飞翔,二是想到海鸥很快就要被爷爷杀死成为我们的食物。 5. 从结构上看,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点明了善良可以救命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内容上看,阐明了善良的意义,引导人们要以最大的善心对待别人,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章中叙写的是“我”和“爷爷”被困孤岛,爷爷利用海鸥给人们带去信息,最终得救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出爷爷是个睿智的人。选项C中“为活命不择手段”的理解是错误的。故答案为C。 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能力。根据文章的内容,“我们”出海捕鱼,因船触礁被鲨鱼困在小岛礁上→“我们”呼救无果,面临绝境→遇到一只受伤的海鸥,爷爷治好了海鸥,并采用“绑钱送信”的方法寻求帮助→最后人们捉到海鸥,看到字条,“我们”得救,好心终得好报。据此仿照题目给出的示例概括作答。 3.试题分析:(1)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对于词语的理解,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注意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本题中的“急忙阻止”是在爷爷要杀死海鸥的时候,表现了“我”心地善良,对生命充满关爱之情。(2)考查对描写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人物描写方法有肖像(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对话)、心理等。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又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其作用是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情感、心理)特征,或是衬托、突出……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感情。本题“迟疑”“兴奋”“急忙”等词语,运用的神态描写;“想”“递”“掏”等动词,运用的是动作描写。准确生动地表现了爷爷想出了获救方法时的激动和喜悦之情。据此理解作答。 4.试题分析: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逐段了解基本意思,特别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从文章内容的来看,“我”之所以说海鸥“真可怜”,是因为:海鸥因翅膀骨头脱臼无法飞翔和海鸥将被爷爷杀死成为我们的食物。据此理解作答。 5.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作答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结尾部分的文字一般来说,结构上有总结、照应前文的作用,使文章的结构严谨。内容上有突出主旨,抒发情感的作用。如果是特殊的结尾形式,委婉含蓄,意在言外,能引发读者的想象或思考。文章最后一段是在叙写故事的基础上,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从结构上看,总结全文,点明了善良可以救命的主旨;从内容上看,阐明了善良的意义——好心终得好报,告诉人们要用一颗善良的心对待别人,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据此理解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馀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注)①范蠡():人名,越国大夫。②保栖:守卫居住。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臣之妻臣  私:________     (2)时时而进  间:_________

(3)以报越    且:________     (4)战者德也  逆: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

B. 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

C. 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

D. 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

4.简要分析邹忌和范蠡劝谏的方式和结果有什么不同?

 

查看答案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片首先写夜色将尽,满天云雾中略见曙光,移动的天河中就像千帆飞舞。

B. 作者借对想象中的天帝所发之问的回答,来表明自己精神的寄托所在。

C. “报路长”和“嗟日暮”,表明作者自身处境的困顿以及内心感受的苦闷。

D. 下片中,作者埋怨自己因为致力于学诗而忘记了路程的遥远和时间的漫长。

2.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查看答案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抚今追昔,心潮澎 pài 。中华民族经过 100多年前赴后继、 浴血奋斗, “      ” 之后, 再经历 100多年持续拼搏、 开拓进取, 在 “       ” 的基础上,又将“      ” 。这将最终洗刷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全部耻(      ) ,重铸辉煌。透过十九大报告,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已经挺立前方,鲜活具体,清晰可见。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心潮澎 pài__________      耻________

2.下列词语填入文中画线处正确的是 (     )

A. 富起来 站起来 强起来

B. 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

C. 站起来 强起来 富起来

D. 富起来 强起来 站起来

3.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原句:透过十九大报告,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已经挺立前方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报告文学是一种紧贴现实生活、反映时代风貌的文体,它的基本特征是新闻性和文学性。

B.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写的,是我国第一部纪实体通史,共130篇。

C. 成语“世外桃源”和“醉翁之意不在酒”分别出自《桃花源记》和《醉翁亭记》。

D. 《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作者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遥望是君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河梦断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 

(4)_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5)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__

(6)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8)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之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