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让讲规矩成为新常态 ①一个人应该讲规矩。钱穆先生写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让讲规矩成为新常态

①一个人应该讲规矩。钱穆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做人的规矩》,说:“诸位在家对父兄,应该要像一个子弟。在学校对师长,应该要像一个学生。将来离开学校踏入社会,谋到了一项职业,做甚么应该像甚么,应该各有各的规矩,各有各的模范。人有人的样子,也便是有规矩了,这是人生最高的艺术。”诚哉斯言。对个人来说,讲规矩,是自尊、自重、自爱、自我修养。一个有理性、有良知、有自我要求的人,应对规矩心存敬畏,对党纪国法、规章制度、职业道德、社会公德、风俗礼仪等心中有数。在规矩划定的范围内行事,不失礼,不违规,不错位,不越位。一个讲规矩的人,为人处事才会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有君子的气度,有“人的样子”。这样的人,有操守,识分寸,知进退,懂轻重,是一个靠谱的人,一个明白人,一个令人敬重和信任的人。现代社会是一个更加注重契约精神的社会,对个体的规矩意识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讲规矩,不但有损人品,有亏德行,而且寸步难行,注定一事无成。

②                 。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家庭的规矩串联起来,影响着社会风气,影响着全民的公德素养,影响着国家文化。不难发现,很多民间规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美好理念。我们的家庭不但应该践行规矩,保持对规矩的敬畏和重视,让规矩在家庭教育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应该承担主要的传承责任,通过言传身教把有价值的规矩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传承规矩就是传承中国人几千年的礼仪和道德规范,就是认知和感受自身的民族文化,就是接受文化的熏陶和教化。这种文化上的认同也是对国家、对民族的最深切最根本的认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的情怀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

③政府应立好规矩。商鞅立木,刘邦约法三章,都说明立规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依法治国”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路,“法”即规矩。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先立规矩后办事应是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科学决策的重要原则,也是社会和谐、有序的基础。自古以来凡制定良法者,必定要考虑到它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故需谨慎研判,反复论证。今天我们的政府在立规矩这件事上理应有更严谨的态度,更专业的精神,令规矩有前瞻性、现实性。

④政府和政府官员须带头守规矩。孔子云:“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即“官德如风,民德如草”。官场不守规矩势必产生负面示范作用,败坏社会风气。手握公权力的人,坚决按规矩办事,不仅体现了一种品德和修养,更表现了一种政治上的清明与成熟。须知规矩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对手握公权力的人尤甚。朱元璋曾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有言位居显赫者最快活,有言金榜题名者最快活,有言富甲一方者最快活……朱元璋均不满意。唯有大臣万钢答道:“天下守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大悦。法度就好比我们的规矩,守规矩者,不越法纪“雷池”,绝无“暗室亏心之忧”,自然能坦坦荡荡,光明磊落。一个封建士大夫尚有此等人生智慧和政治智慧,我们的政府官员,公权力的行使者,难道不应该有更高的思想境界,更好的道德修养,更强的规矩意识吗?

⑤清代画家沈宗骞有一句名言:“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时代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我们不但要懂规矩,守规矩,还要有勇气和智慧破除陈腐的旧规矩,创建与时俱进的新规矩,让讲规矩成为中国的新常态。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结合第②段的内容,仿照其他几段的段首句,在横线上填写一句话。

3.以下这一段话应该放回原文的哪一段中?请说明理由。

《论语》有记载:“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讲的就是春秋时期郑国起草政令,四位贤大夫反复磋商研讨,然后形成文本。这是多么审慎而严谨!

4.第④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让讲规矩成为新常态。 2.一个家庭应该讲规矩。 3.放在第③段。理由:这段话论述的是春秋时期郑国起草政令的审慎与严谨,强调了一个国家对规矩的重视,与第③段论证的“政府应立好规矩”这一观点相吻合。 4.对比论证。 将不守规矩势必产生负面影响、败坏社会风气与坚决按规矩办事是一种政治上的清明与成熟进行对比,突出(强调)论证了政府和政府官员须带头守规矩这一观点,从而有力地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让讲规矩成为新常态。 【解析】 1.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提取。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必要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本文的标题“让讲规矩成为新常态”就是论点。标题是读者接触议论文的第一信息,对读者是否注意、选择该议论文来阅读具有重要的意义。标题就是论点好处就是直截了当,开宗明义。通篇阅读后再作答。 2.属于补写。补写语段或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文章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此题要注意补写的语句在语段的开头,应当有概括语段内容的作用。从下文的“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家庭的规矩串联起来,影响着社会风气,影响着全民的公德素养,影响着国家文化”分析,再结合1、3、4段开头的句式结构,所填一句应为“一个家庭应该讲规矩”。 3.考查观点与材料的关系。观点一定要能统率材料,而材料一定要能证明论点。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因此论据与论点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有契合点才行,否则就不能证明论点。题干所给材料是春秋时期郑国起草政令的审慎与严谨,强调了一个国家对规矩的重视,这正好可以证明第③段的分论点“政府应立好规矩”。所以应放在第③段。 4.考查论证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官场不守规矩势必产生负面示范作用,败坏社会风气”与“手握公权力的人,坚决按规矩办事,不仅体现了一种品德和修养,更表现了一种政治上的清明与成熟”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属于对比论证。有力论证了此段的分论点“政府和政府官员须带头守规矩”,从而有力地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分论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选自《陋室铭》)

(乙)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常与禹锡唱和往来,因集其诗而序之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太和三年春以前,纸墨所存者,凡一百三十八首。”梦得尝为《西塞怀古》《金陵五题》等诗,江南文士称为佳作,虽名位不达,公卿大僚多与之交。

(选自《新唐书·刘禹锡传》)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无案牍之形 

有龙则

集其诗而序

名位不达

2.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停3处)   

彭  城  刘  梦  得  诗  豪  者  也  其  锋  森  然  少  敢  当  者

3.翻译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

4.甲文采用了___________的写法,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操,乙文画线句写江南文士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文的语言历来被人称道,请结合具体语段分析甲文的语言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游月陂

程 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注释)程颢(hào)(1032—1085),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原籍河南府(今河南洛阳),生于湖北黄陂县。宋代大儒,理学家、教育家。

1.“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

2.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查看答案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班级仿照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认识《朗读者》)

(1)请结合网友的评论,为《朗读者》这个节目写一段推荐语。

伶熙紫杉:所有的选择都不如徐静蕾的一颗《奶奶的星星》——她结合自己的故事,为去世多年的奶奶朗诵作家史铁生的经典散文《奶奶的星星》,字字入心,几度哽咽,瞬间戳中万千心灵……

Panyue1997 :《朗读者》这个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很好,每个朗读者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心弦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令我泪流满面。

kid.666 :虽然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不懂什么朗读技巧,但是他们那蕴含着感情的声音却不停地撞击着我的心灵。

推荐语:

(出彩“开场白”)

(2)下面文字是某一期《朗读者》的一段开场白,请模仿划线部分,在横线上再仿写两个句子。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永恒的选择题。以至于到最后,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直面厄运,永不退缩,是海明威的选择                                ,是司马迁的选择……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改成排比反问连用的句子。

生活中常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欢乐、忧愁、沉思,这就是诗啊!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其中塑造了不少打虎英雄形象,在景阳冈打虎的是李逵,在沂岭杀四虎的是武松。

B.《西游记》中,悟空得知“弼马温”真相,气愤之极,打伤太上老君,回到花果山。玉帝派哪吒和二郎神下界擒拿,悟空打败天兵天将,直到玉帝封他做“齐天大圣”才暂时作罢。

C. “现在看看《陶庵梦忆》,觉得那时的赛会,真是豪奢极了……他记扮《水浒传》中人物云:‘……于是分头四出……寻青面,寻歪头,寻赤须……”’这段文字出自鲁迅散文《琐记》,引文中的“赤须”是梁山好汉关胜。

D.《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是一个成长中的孩子,他开始不敢出来指证杀人犯印第安人乔,但后来终于挺身而出,勇敢指证杀人犯。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A正走之间,只见阴云冉冉,冷气飕飕,黑雾漫漫,狂风飒飒,虚空中一人当住去路。A疑是神兵,勒马便回。东西南北四边,都是晁盖阴魂缠住。A再回旧路,却撞着浪子燕青,又转过B来,喝一声:“强贼待走那里去!”腿股上只一朴刀,搠下马来,便把绳索绑了,解投曾头市来。

选文中A和B分别是《水浒传》中的哪两位人物?请写出人名。 

A:

B:

请写出该选文在《水浒传》中的相关回目。            

请结合选文或书里的其他情节说说B这个人的性格特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