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记叙文回答问题 开在心头的花 ⑴李阳在顺河街开了一家花店,生意不是很好,隔三...

阅读记叙文回答问题

开在心头的花

⑴李阳在顺河街开了一家花店,生意不是很好,隔三差五李阳都会忍痛往街角的垃圾桶扔一些快凋谢枯萎的花朵。

⑵情人节过后,李阳的玫瑰花还没有卖完,蔫塌塌的,李阳只好拿去处理。在垃圾桶旁边有一位穿着环卫服正在清洁的男人,四十多岁,满脸的沧桑。他看见李阳手中的玫瑰花,迟迟地说:“妹子,这些花你都不要了吗?”李阳点头。他说:“你能把它们都给我吗?”反正这些花都是要扔的,李阳就顺手给了他。

⑶男人很高兴,抱着花就地坐下来,小心地把花朵外层枯萎的花瓣去掉,把整理好的花用一张旧报纸包了起来放在三轮车上,然后欢快地哼着歌骑走了。

⑷第三天下午,男人出现在李阳的店里,他不好意思地问李阳,还有要丢的花吗?李阳好奇地问他,这些快枯萎的花有什么用呢?男人憨憨地笑,不回答。看他有些尴尬的表情,李阳也不好再问,心想一定是给他老婆送吧,这人还挺浪漫。

⑸后来隔三差五,男人就来拿花,走时还顺便帮李阳把店里的垃圾收走。花店的生意不是很好,时间久了,李阳就有些不甘。这些花虽说要扔掉,可毕竟都是钱啊!而别人却像捡了宝似的。她心理不平衡,态度也就不那么好了。男人好像看出了什么,沉默了半天才下了很大决心地表示多少还是给点钱。李阳当然高兴,生怕他反悔,赶紧就说店里卖剩下的花都便宜给他,100元包月吧。男人想了想,咬牙答应了。

⑹这样的交易一直持续了半年。后来,男人就不来了。李阳想他一定是后悔了吧。李阳只好又自己跑去街角的垃圾桶扔那些花。

⑺一天,李阳的店里来了位妇女,她开口就问:“妹子,是你一直给我男人花的吗?”李阳心里咯噔一下,这女人长得五大三粗,莫不是来找她算账,要退钱吧。李阳迟疑地点点头,不知如何是好。谁知女人从衣服口袋里出一把皱皱巴巴的零钱递到李阳手上,说:“以后,你的花我来拿。”李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赶忙把那些卖剩的花给她。女人拿了花,临出门回头对李阳说:“谢谢你,妹子,我男人说你是个好人。”

⑻李阳跟出去,看见女人正站在垃圾桶旁边像她男人一样整理那些花朵。女人看见李阳说:“你一定很想知道这些花有什么用吧,那跟我来吧。”

⑼李阳随女人去了一家敬老院,她看见女人把那些花一朵一朵插在每个房间的花瓶里,那些老人看见花都围过来开心地笑了。女人告诉李阳,她男人是个志愿者,经常来照顾老人们。他知道老人们喜欢花,可男人的收入不高,买不起花,剥去快枯萎的花瓣,养在花瓶里,还可以摆放两三天,这样老人们有花看,可开心了!

⑽李阳问男人怎么不来,女人告诉李阳,男人在扫街的时候出了车祸,躺在病床上心里一直记得要她来找李阳,继续买花看望敬老院的老人们。

⑾李阳听了,眼眶湿湿的,她悄悄把钱塞进女人的衣兜,拉着女人粗糙的手说:“大姐,以后我和你一起来送花,好吗?”

1.本文以“开在心头的花”为题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第②段画线的句子。

在垃圾桶旁边有一位穿着环卫服正在清洁的男人,四十多岁,满脸的沧桑。

3.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说说第⑦段加点动词“摸”的妙处。

4.设置悬念是本文一大特色,请举一例简析。

5.小说第⑾段有什么作用?

6.结合选文具体内容分析男人的形象

 

1.含义:既指环卫工人夫妇捡要来的给敬老院老人们的花也指环卫工人虽然生活拮据,但仍义务为老人送花的美好心灵。 作用:暗示中心。比喻(一语双关)吸引读者 2.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环卫工男子的穿戴、年龄、职业等,暗示男子是一位家境并不富裕的清洁工,突出了他义务给敬老院老人送花的善良与伟大。 3.摸是用手慢慢探取的意思。准确生动地写出了女人动作的迟缓,表现了她家境的贫寒。突出她心灵的美好。 4.第③④⑥⑦段都可以。 例如:第③段写男子捡拾花店主人扔掉的花,然后把枯萎的花瓣去掉,用旧报纸包了,骑三轮车走了,文章并没有交代男子的去处和捡花的用意,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吸引读者。 5.写花店店主被环卫工人夫妇的行为感动,不仅把钱塞给了女人,还说和大姐一起来送花。侧面表现了环卫夫妇的大爱与无私。突出中心。 6.善良、有爱心:给敬老院老人们送花。 善解人意:当他发现白拿花时间久了,店主不开心时,主动提出给钱。 懂得感恩:对自己的妻子说李阳是个好人。(结合内容答对两方面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文题的作用。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理解内容后再作答。“开在心头的花”中的“花”是比喻,比喻美好的心灵。标题有两层意思:意思指环卫工人夫妇捡要来的给敬老院老人们的花;二是指环卫工人虽然生活拮据,但仍义务为老人送花。这些行动无不表现了人们具有的美好的心灵。 2.试题分析:赏析文句。此题比较容易,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分析方向,即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作答。答题时首先要点明描写人物的方法,即外貌描写。然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家境及对人物形象的意义。 3.试题分析:考查动词的表现力。“谁知女人从衣服口袋里摸出一把皱皱巴巴的零钱递到李阳手上”中的“摸”,写出了女人家境的贫寒,可却突出她心灵的美好。答此题,一定要读懂上下文的情节,把词语放到具体的语境之中来理解,切忌断章取义。 4.试题分析:考查文章结构上的特点。本文设置悬念的地方很多。仔细阅读文章,注意“瞻前顾后”,找到相互照应的语句或情节即可。如第③段并没有交代男子的去处和捡花的用意,这就是悬念。 5.试题分析:考查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段正好是文章的结尾,所以就有收束全文,点明主旨的作用。注意此文是用情节来结尾的,而这一典型的情节更能够揭示文章的中心,所以一定要把表现的文章中心答出来。 6.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对自己的妻子说李阳是个好人等情节中概括出其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与描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之。刿曰: “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故逐之。” (《左传》)

(乙)楚庄王问詹何①曰:“治国奈何?”詹何对曰:“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楚庄王曰:“寡人得奉宗庙社稷②,愿学所以守之。” 詹何对曰:“臣未闻身治③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故在身,不敢对以末④。”楚王曰:“善。”

(注释)①詹何:古代哲学家。②社稷:指国家。③身治:自身修养好。④末:末节,次要的事情。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公将之                              ②望其旗      

③未闻身治而国乱者也                  ④故在身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2)臣明于治身,不明于治国也。

3.阅读(甲)选段,具体分析鲁国长勺之战取胜的原因

4.分析(乙)文阐述了怎样的治国道理。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奇特想象描写雪景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语言得体的一项(       )

A. 天气冷了,妈妈嘱咐你多穿件衣服,你说:“都穿好几件了,再穿捂死了!”。

B. 同学邀请你出去玩,你不想去,说:“不好意思,我已经安排了别的事情,改天陪你去,好吗?”

C. 一位同学因成绩优异而获奖,你说:“运气不错,别骄傲哈!”

D. 小王得知自己丢失的东西有着落了,对电话那边的报信人说:“谢谢您,明天我一定会在百忙之中专程前去取回,并当面致谢,请您恭候!”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子时,指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B. “芒种”是春天的节气;“处暑”是夏天的节气;“寒露”是在秋天;“立冬”是冬的开始。

C. 古代用地名称人,柳宗元又称柳河东;以官职称人,杜甫又称杜工部;也用字称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乐天”就是白居易。

D. 母亲的姐妹及其丈夫称为姨母、姨夫。

 

查看答案

(题文)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把今年冬天的极端天气归咎于全球变暖。②因为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就出现过导致冰川大规模融化的全球变暖,而近年的气温上升很可能只是地球正常的周期性气候变化的一个阶段。③气候变化在全球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④也有不少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对飓风、暖流、风暴、洪水及干旱等极端天气现象的作用被远远夸大了⑤这些人认为,气候是复杂的地球整体变化过程中的一个方面,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究竟能起到多大程度的作用尚无明确证据。

A. ③②①④⑤    B. ①④②③⑤    C. ③①④⑤②    D. ①④③②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