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

文言文阅读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乙)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皆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吴师败。终灭吴。(节选《史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

(2)苦身焦思

2.下面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百里奚/举于/市    B. 至若/春和/景明    C. 食不加/肉    D. 振贫/吊死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女忘会稽之耻邪?

4.(乙)文中越王勾践与(甲)文中列举的六位历史人物在经历上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的故事可以用成语_______________来概括其主要内容。

5.请结合现实及个人体验谈一谈你阅读了(甲)(乙)两文后的启示。

 

1.(1)奋起,指有所作为 (2)于是,就 2.C 3.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遭受的耻辱了吗? 4.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卧薪尝胆 5.启示:逆境使人成才;居安思危;不怕困难和挫折;敢于、善于创造条件,取得成功等等。围绕以上等方面结合自己体验来谈,言之有理,语句通顺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有古今异义词,如“作”:奋起,指有所作为。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乃”的意思和用法,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试题分析: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C。改为:.食/不加肉。此题要注意把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划开。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女”“耻”“邪”等字词的翻译。 4.试题分析:文言文要点的提取。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乙文中越王勾践与甲文中列举的六位历史人物在经历上的共同点可从艰难困苦成就不凡事业(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的角度作答。乙文的故事可以用成语“卧薪尝胆”来概括。 5.试题分析:要答好此题,首先要阅读好两篇文言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看看原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然后由这个观点生发出去,再联系现实生活和自己的实际,确定一个论点后进行论述。可从逆境出成才、居安思危等角度作答。 (一)译文: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二)译文(部分):吴王赦免了越王以后,(让他回了越国),越王勾践时时刻刻想着如何复国,于是就每天让自己的身体劳累,让自己焦虑地思索,还把一个苦胆挂在座位上面,每天坐下休息、躺下睡觉之前都要看苦胆,吃饭喝水之前也要先尝尝苦胆。他常常对自己说:“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受的耻辱了吗?”他亲自到田间种地。他的夫人穿自己织的布做成的衣服。他吃的每顿饭里几乎没有肉菜,穿的衣服没有鲜艳的颜色。他对待贤明的人毕恭毕敬,对待宾客厚礼相赠,扶助贫困的人,哀悼死难的人,和百姓们一同劳苦工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诗词欣赏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是一首抒情作品,极其出色地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写法,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游子的_____________

2.这首小令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富有情味的画面,请你简要描述一下这个画面。

 

查看答案

现代通讯方便快捷,古老书信日渐式微。近期一档“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却刷爆了朋友圈。某班开展“书信与阅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语文老师结合活动主题拟好了一幅宣传标语,请你再拟写一幅。

书信抒写人间真情,阅读读出精彩人生。

你拟写的是:                   

(2)(材料一)不久前,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悄然走红。这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从开始播到第一季结束,几乎一直保持着“零差评”的惊人成绩。在豆瓣上最初评分高达9.8分,并连续三周登上豆瓣综艺榜首。截至目前,全网点击量超过2亿,而观众当中,         

(材料二)

《见字如面》观众调查

18—23岁

24—29岁

30岁以上

30%

48%

22%

 

请借助(材料二),在(材料一)的横线处填写一句话,总结节目观众情况。

(3)(材料三)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情。每一封书信都是一个历史节点,封存着一个鲜活的时代场景。看见这些文字,就如同看见写信者本人一样,即使相距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虽然有距离,但通过对文化的解读,朗读书信的内容,也能让这些离我们遥远的文化碎片粘连起来,为当世人学习并传承。

请根据(材料三),在下面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书信灌注着作者的真情,                   

(4)有媒体评价:“《见字如面》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阅读的力量’。”根据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阅读的力量”的理解。

 

查看答案

团团和圆圆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团团的学习成绩不如圆圆,因此妈妈不让圆圆跟团团来往了,要求圆圆与成绩好的同学多交往。如果你是圆圆,将如何劝说妈妈同意你继续与团团交往。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锦江春色来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楼》)

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古代文人墨客常借“禽鸟”这一意象来传情达意。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雁儿送信抒发对家乡的思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莺燕抒发了对西湖早春的喜悦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董卿在《朗读者》里说: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范仲淹在何时忧何时乐这一问题上的选择;“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颜回在守道与享乐之间的选择。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小说《骆驼祥子》中主人公祥子最大的梦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祥子梦想破灭后,最终变成了一个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