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与王介甫①第一书 【宋】曾巩 巩启: 近托彦弼、黄九各奉书,当致矣。...

文言文阅读

与王介甫①第一书

【宋】曾巩

巩启:

近托彦弼、黄九各奉书,当致矣。巩至金陵后,自宣化渡江来滁上,见欧阳先生,住且二十日。今从泗上出,及舟船侍从以西。欧公悉见足下之文,爱叹诵写,不胜其勤。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盖古之学者有或气力不足动人,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其重之如此。又尝编《文林》者,悉时人之文佳者,此文与足下文多编入矣。至此论人事甚重,恨不与足下共讲评之,其恨无量,虽欧公亦然也。欧公甚欲一见足下,能作一来计否?胸中事万万,非面不可道。

巩此行至春,方应得至京师也。时乞寓书慰区区②,疾病尚如黄九见时,未知竟何如也。心中有与足下论者,想虽未相见,足下之心潜③有同者矣。欧公更欲足下少开廓④其文,勿用造语及摸拟前人,请相度示及⑤。欧云: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余俟到京作书去,不宣。

巩再拜。

(选自《曾巩集·卷十六》,略有删改)

【注释】①王介甫:即王安石。下文中的王回是其好友。②区区:自称的谦词。③潜:藏。④开廓:开阔,扩大。⑤相(xiàng)度示及:意思是选择适度,表达思想就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及舟船侍从以西_______

(2)不与足下共讲评之______

(3)欧公更欲足下开廓其文_______

(4)巩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1)欧公悉见足下之文,爱叹诵写,不胜其勤。

(2)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

3.曾巩写这封信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加以推断。

 

1.(1)向西行进(向西前进)(2)遗憾(3)稍微(4)两次 2.(1)欧公全部看了您的文章,喜爱、感叹、朗读、抄写,他的劳苦说不完(他十分劳苦)。(2)假使像这样的文章,不在当代辉煌,我们这些人可要感到羞耻的啊!(假使像这样的好文章不为世人所知,是我们这些人的耻辱。) 3.一方面向王安石介绍自己的行踪(与欧阳修会面情况),表达与王安石的浓厚友情;另一方面,转述欧阳修对王安石文章的赏识及改进意义,希望王安石能尽快与欧阳修建立联系,热情推荐王安石。 【解析】选自《曾巩集》 作者:曾巩 年代:北宋 参考译文:我说:最近托付彦弼、黄九各自带信给您,应当收到了。我到金陵之后,从宣化(州)渡过长江来到滁州,拜见欧阳先生,住了将近二十天。现从泗水逆流而上,与舟船侍从再向西走。欧公全部看了您的文章,喜爱、感叹、朗读、抄写,他的劳苦说不完。我又抽空把王回、王向的文章给他看,欧公也写信来,说这两人的文章叫人惊叹,世上没有看到过。可能古代的学者有这样文章,然而气势和才华不足以感动 人。假使像这样的文章,不在当代让它辉煌一下,我们可要感到羞耻啊!他重视这些文章到这种地步。又曾经编《文林》,全部是现代人的佳作。王回、王向的文章和您的文章,多半已经编入了。到滁州与欧公关于人事的议论很多,遗憾没有能跟您一起评论,那遗憾没有办法估量,即使欧公也是这样想。欧公很想见您一面,能 作来一次的打算不能?心中的事很多,不见面不可以说。 我这次的行程,到春天才可能到京城。那时望您来信使我安心,我的病还跟黄九见我时一样,不知究竟会怎么样。我心中有要跟您讨论的事,想来即使没有相见,您的心藏着的想法,有跟我相同的地方。欧公更想您把文章稍稍扩展一些,不要用生造 的词语和依样仿效前人的写法,请选择适度,表达思想就行。欧阳公说:孟子、韩愈的文章虽然高妙,但不必像他们那样写,取其自然罢了。余下的事,等到京城后 写信告你。言不尽意,暂时停笔。 曾巩两次拜谢。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西”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向西行进”的意思。“少”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在这里是“稍微”的意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要求作文

媒,是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它促使我们凝望生活、感悟生活,从而感激生命各种形式的馈赠。一次驻足因它而美妙;一次误会因它而化解;一次认识因它而深刻……

以书为媒,我们为攀上月台的父亲的背影动容,更感悟了如山般沉重无言的父爱;以信为媒,我们读到了丞相诸葛亮的拳拳老臣心,也坚信了人与人之间刻骨铭心的真情与信任;以酒为媒,迁客寻到了解脱,骚人寻到了知己,吟者终觅得佳句,我们也释然了自己的失意与苦闷……

请以“以        为媒”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但文体特征鲜明;(2)不少于800字;(3)不得抄袭、套作;(4)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5)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平视

①站稳脚跟,挺直胸膛,面朝前方,调好焦距,让我们的目光平视。颐指气使的喝令不能让你弯腰,

惠予弱者的善举不会让你倨傲。面对世界,面对他人,面对自己,我们要平视!

②面对权贵、富翁、名人,如果我们仰起脸,眯着眼,媚笑着,等待垂青,等待恩赐,等待布施,那是仰视。仰视是形象的贬损,是尊严的丧失,是灵魂的削价。

③面对弱者、贫民、凡夫,如果我们虎起脸,瞪着眼,哂笑着,或对其不屑一顾,或对其呼来喝去,或对其任意裁决,那是俯视。俯视是缺乏自知的嚣张跋扈,是丧失理性的恣意妄为,是践踏尊严的恃强凌弱。

④因此,我们要平视!

⑤平视是不带色彩的客观,是无视功利的公正,是抛却杂念的单纯。平视是一面没有弧形的镜子,是一片没有污染的竹林。文学家萧伯纳一次到苏联访问,在街头遇见一位小姑娘,就和她一起玩耍。离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一起玩的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家萧伯纳。”不料,那位小姑娘学着他的语气说道:“你也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一起玩的是苏联著名的小姑娘卡嘉。”小姑娘单纯的世界里没有身份的尊卑,地位的高下,于是她很轻松地做到了平视。

⑥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平等的,只是由于后天的发展不同才造成了差异,但是这些差异不能成为不平等待人的理由。已故美国总统林肯有一次外出,路边一个衣衫破旧的黑人老乞丐对其行鞠躬礼,林肯一丝不苟地脱帽向其回礼。随员对总统的举止表示不解,林肯说:“即使是一个乞丐,我也不愿意他认为我是一个不懂礼貌的人。”歧视别人不仅不能抬高自己,反而会降低自己的人格。即使身居高位,名噪一时,仍然不可忘记平视。

⑦但做到平视并不容易,它需要心的端庄与正直,需要情的纯洁与高尚,需要识的广博与深邃,需要度的准确与合理。

⑧面对世界,我们要平视,国与国之间平等看待,才会有一个和平的世界;面对他人,我们要平视,人与人之间平等看待,才能创造一个和谐与幸福的环境;面对自我,我们要平视,只有不自卑,不自鄙,不自亢,不自傲,才能保持心理的健康与平衡。

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⑤段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道理?

3.请结合文章和现实生活,谈谈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平视?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下列名篇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若3句均写,以前两句为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骑绕龙城。(《从军行》杨炯)

②手中各有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羌村三首》杜甫)

____________________,眉眼盈盈处。(《卜算子》王观)

(2)请在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和白居易的《望月有感》中任选一首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注意书法优美,规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文学常识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编年体史书《战国策》,强调了劝谏的艺术和策略,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很大的启示。

B. 邹忌的妻、妾和客都认为他比徐公美,但这三个人的回答由于身份和心理不同,虽然都是赞扬,但语气上有明显的不同,如用了肯定语气更为强烈的反问句来表达奉承之意。

C. 邹忌现身说法,设喻说理,直白地进行劝谏,将“妾之美我者畏我也”与“宫妇左右”对君主的畏惧进行类比。

D. 齐威王的“三赏”、“三期”,运用了夸张、排比手法,体现了齐威王的纳谏决心和开明大度。

 

查看答案

下列对句子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 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把这个问题拿来问客人:“我和徐公谁更美?”客人说:“徐公不像你的美)。”

B.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第二天徐公来,偷偷看他,自认为比不上自己,对着镜子看自己,又觉得自己差远了

C.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大臣、官吏、百姓能当面指责批评我的过错的,得到上等奖赏。

D.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命令刚刚颁布,大臣们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大城市一样热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