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奔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垒,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选自郦道元《河水龙门》)

【注释】①经始:开始。禹:治水的大禹。②广:开阔。③崇深:高深。④捍:捍卫。⑤深:深处。 悸:惊动。魄:心魂。⑥寻:古代八尺为一寻。⑦浑洪:水势浩大。赑(bi):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⑧ 鼓:鼓荡。山腾:像山腾起。⑨浚波:大的波浪。⑩慎子: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说:“河下龙 门,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之不及。”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三峡七百里中  非亭午夜分

B. 乘奔御风      有千里之能(韩愈《马说》)

C. 引凄异        予作文以记之(范仲淹《岳阳楼记》)

D. 巘多生怪柏    哀转久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语段(一)结尾引用渔歌有何作用?

4.两个语段中的“水”有何共同特征?为了突出这一特征,两个语段在写“水”时都注重运用侧面描写,请分别从这两个语段中找出原句。

 

1.B 2.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或: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3.进一步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 4.“水”的共同特征:盛大(浩大)、湍急。语段(一):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语段(二),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或: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解析】甲文选自:《水经注》 作者:郦道元 年代:南北朝 乙文选自:《水经注》 作者:郦道元 年代:南北朝 甲文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 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文译文: 传说中这块石头当初是大禹所凿,河疲乏被水冲击而变得开阔,两岸高深,倾斜的山崖像是返过来保卫着河水,巨大的石头居高临下,好像要坠落下来却又倚靠在山崖上。古人曾说:“水不是石匠的凿子,却能够进入石头中。”确实是这样!龙门水流交汇冲击,白色的水汽像云一样飘在空中,在远处行走的人,好像是被雾气缠绕,往云雾的深处望去,有一种撼人心魄的感觉。河水激起万重浪,有如瀑布千丈,河水好像愤怒的赑(古时一种动物),波浪像崇山峻岭,激流交叠,直奔下游而去。我这才知道,慎子乘竹筏下龙门的时候,四匹马拉的车也绝对追不上。 1.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其次再明确每一项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最后与之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B项,意思都是“即使”。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A:在/如果。C:连接/嘱托。D:极/消失。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良:实在,的确,确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别总踩着别人脚步走路

①散发传统文化气息的故宫日历、印有个性话语的折扇、以“御花园彩石甬路”为主题的五彩耳钉……近来故宫博物院及其文创产品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一时间,把故宫文化带回家,在朋友圈晒一晒来自故宫的礼物,成为风尚。

②在晒景、晒娃、晒自拍居多的朋友圈,百年文物缘何走红?“既富有时代气息,有意思;也饱含历史厚重感,有韵味。古典基础上的点滴创新,铸就了故宫文创产品活着的灵魂。”一位网友的评价,道出了其中的缘由。倘若原封不动地把日历、折扇搬到市场,即便有人青睐,恐怕也很难引一时风骚。相反,不管是与互联网联姻,还是接地气的创意,正是在渠道和内容上的更进一步,才让这些高大上的文化 飞入寻常百姓家。

③其实,文化最忌炒冷饭,最讲求创新创造。从写就一篇翰墨短文,到熔铸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无不需要贯注创新之魂。清代画家郑板桥自幼爱好书法,勤学苦练,临摹各家字帖,可总觉得自己进步不大,为此深感苦恼。他的妻子一语点破:“人各有一体,你体是你体;人体是人体,你老在别人的体上缠什么?”郑板桥猛然醒悟。此后,他力求创新,开创出了“板桥体”。“踩着别人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一味固守,千篇一律,只会让文化丧失活力;善于推陈出新,呼吸现代新鲜的氧气,才能不断让文化绽放新芽,枝繁叶茂。

④反观当下,一些文化现象仍值得我们反思。比如,有的书籍,毫无创见不说,内容还东拼西凑,被人戏谑为“垃圾书”;有的综艺节目,千篇一律地从国外引入相似模式,结果水土不服,观众不买账;还有的电影,奉行“拿来主义”,剧情场景总是“借鉴”他人作品,屡陷抄袭漩涡,等等。正如美学家朱光潜所言:“老是那样四平八稳,没有一点精彩,不是‘庸’就是‘俗’,虽是天天在弄那些玩意,却到老没有进步……一稳就定,一定就一成不变,由熟以至于滥,至于滑。”从这个意义而言,故宫文物的走红,既是一种警醒,更是一种启示。

⑤“只见汪洋就以为没有大陆的人,不过是拙劣的探索者。”很多时候,我们慨叹无法抵达新的彼岸,究其缘由,与其说是因为文化创新思绪干涸,倒不如说是因为对自身挖掘得不够透彻。《南史》曾载,宋文帝时有一位名为陆澄的学士,好学博览,行、坐、食手不释卷,时称“硕学”,可其晚年想撰写一部《宋书》,却始终不成。原因在于,他是读了很多书,却一知半解。时人王俭戏称:“陆公,书橱也。”囫囵吞枣,难免思绪短路;甘做“书橱”,何谈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⑥“有时需要离开常走的大道,潜入森林,你就肯定会发现前所未见的东西。”文化创新这条新路上,或许有绊脚的石头,或许有拦路的枯枝,但不管怎样,一番披荆斩棘之后,我们必将发现一个更丰富、更精彩的世界。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文章开头引用故宫文物走红的例子有何作用?

3.请简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4.从第④⑤段来看,阻碍文化创新的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等待那只手

①老头没睡,还在用眼睛的余光悄悄打量我。

②我知道他在等待下手的机会。我也没睡。

③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这一点苗头我还是看得出来的。于是我暗自后悔:要是不贪图那个懒觉,早20分钟起床就能买到卧铺票,何至于胆战心惊地和一个老家伙这么对峙着?

④很显然,那老头比我还有经验。因为刚才上车一落座,他竟然目不斜视地看着我,微笑着说:“你长得很像我儿子。”

⑤我在心里冷笑了一声。因为我穿西服、打领带、抱着笔记本电脑,身边还有个寸步不离的密码箱,我就像你儿子?嘀咕完之后,我顺便瞅了瞅他,灰旧夹克、两天以上没刮的胡茬儿、和他的年龄极不相称的炯炯双眼。

⑥于是我没吭声,连头都没点,假装没听见。他讪讪地笑了笑说:“我3年没见着他了,只偶尔听到他的声音。”

⑦我轻轻打了个冷颤。如果我的判断没错的话,这老头是个很难缠的对手,配得上老奸巨滑这个词。

⑧东奔西走,和这个行当的人打交道多了,有输有赢。但一开始就这么跟目标套近乎的,他是第一个。所以,我又瞅了他一眼。我也有两年没和父亲照过面了,虽然我也偶尔给他打打电话,寄些钱。

⑨我的预感没错,夜里车厢里的人大都睡了,他却没有。其实即使没有这种预感我也不会睡着的,我早已练就三昼夜不合眼也神志清醒的功夫。这是经验,也是饭碗,况且我怀里还有张支票,那是分公司这个季度的费用。寸步不离的密码箱不过是个道具,里面是几件换下来的内衣。我知道这老头是看得出来的,他那一脸沧桑就是证明。所以我能做的,只有清醒和谨慎,然后,静静地等待那只手。

⑩我躲在外套里观察他。硬座车厢的空调像是从里往外倒抽热气似的。我一直紧绷着肌肉,竖立起来的汗毛蹭着毛衣,身上痒痒的。时间久了,牙齿还开始打起架来,不知是真冷还是我太紧张。

他一直看着窗外,车窗外面黑灯瞎火,亏他有这分耐心。于是我有些恍惚,冲着他这分镇定劲儿,到底我和他哪个是猎手,哪个是猎物呢?

他动手了。他用右手理了理头发,那烟灰色的头发其实不乱。我观察过他那只右手,中指和食指几乎一般长,白皙瘦削,皱纹少的和他的年龄一点儿也不相符。他的骨节小的很,中指第一个关节处还有淡黄的烟熏色,看起来很是精致。

那只手有点小心翼翼,终于还是游移着探了过来,越过我头顶的时候带着一道阴影,让我有些窒息。不过我却没看出预想中那种高明的熟练,这让我窃喜着,在脑海里虚构出即将发生的人赃俱获的画面。

盖在身上的外套一紧,从脖子往里灌的冷风忽然就没了,我觉得像是突然钻进了被人暖好的被窝。惊讶让我努力睁大了眼,可是外套领子遮住了我的视线。老头从我头顶上发出一声细微的叹息:“唉,一个人在外面劳苦奔波的,不容易。”

我赶紧闭上了眼,用了很大力气。生怕我眼里也有他那样的泪光。不知怎么的,我忽然特别希望那只手能停一停,拍我两下。

1.阅读全文,请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2.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

(1)请说出你对第③段中加点的词语“苗头”和“对峙”的理解。

(2)简要分析第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本文以“等待那只手”为题有何作用?

4.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老头”这一人物形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中国诗词大会》之后

〖材料一〗   某校针对学生是否在课外经常阅读诗词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图表所示:

选项

经常读

从没读

很少读

时不时抽空读

人数

21

28

52

49

百分比

13.58%

18.18%

33.76%

31.8%

 

〖材料二 〗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强调把学诗当成中国人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因短小精悍、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汉语的特征,成为中国传统蒙学的三大经典读物。《唐诗三百首》这样的诗歌精选,早在明清时期就成为经典的启蒙读本。

〖材料三〗  

    屈原、范仲淹、岳飞、陆游、文天祥、于谦、秋瑾、谭嗣同等古代先贤的诗词,显示出作者在家国危难、民族危亡之时,驱逐鞑虏、保家卫国的民族气节与爱国感情,激励着我们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崛起、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材料四 〗

     学生不爱学古诗词,首先就是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距离较远,且诗歌内容多是根据诗人自身经历有感而发,学生年龄尚轻,人生阅历尚浅,所以难以理解诗歌内涵,看似诗中花草树木,实则都是诗人的情深一片,而学生不能领悟,也不能苛责学生领悟更深。再就是应试教育逼迫我们必须掌握各种相关知识,老师一着急就容易满堂灌,学生就更加反感。家长,社会等大环境也都忽视对学生的传统教育,所以促使学生更在乎背英语单词数学概念之类。

(1)观察材料一的图表,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学生阅读经典诗词的必要性。

请结合材料四,为如何在校园推广经典诗词提两条建议。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中学生是一个非常忙碌的群体,繁忙的学业和升学的压力仿佛已经占据了他们所有的空间。_______。一是因为很现实的语文考试的需要。博览群书胜过漫游题海,书读得多了,自然会在潜移默化中积累素材培养语感,并将其转化为分数。_____。中学生的生活不应只有作业和考试,读书让你拥有更加丰富的人生。三是为了成长的需要,让自己在身体发育的同时用阅读来滋养自己的心灵。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水浒》中的酒,飘香在江湖,融入了英雄们的血液里。从下面三个方面中任选一个,先写出与酒相关的一个故事名称,再简要介绍该故事的情节。

① 酒壮英雄胆             ② 酒误英雄事               ③ 酒伤英雄心

(2)反抗是经典名著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反抗的也许是强权,也许是命运。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中的情节,分析人物的反抗精神。

①孙悟空      ②鲁达       ③祥子

(答题时请标明序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