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名著阅读。 孙二娘道:“叔叔既要逃难,只除非把头发剪了,做个行者,须遮得额上金印...

名著阅读。 

孙二娘道:“叔叔既要逃难,只除非把头发剪了,做个行者,须遮得额上金印,又且得这本度牒做护身符。年甲貌相又和叔叔相等,却不是前缘前世。阿叔便应了他的名字,前路去谁敢来盘问。这件事好么?”

(1)孙二娘口中的“叔叔”是梁山上的哪位好汉?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段中的“叔叔”为何要逃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混名也叫行者,请结合两本书的具体情节说说两位行者在性格上的相似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武松。 ②武松遭到蒋门神勾结官府以及张团练的暗算,被迫大开杀戒,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 (2)敢于反抗压迫,不畏强权,孙悟空大闹天宫,武松反对招安;嫉恶如仇,除恶务尽,孙悟空宁可被误解也要三打白骨精,武松冒着被抓被杀的危险为兄长复仇;性格暴躁,喜爱炫耀,孙悟空喜欢炫耀自己的神通和大闹天宫的经历,武松经常炫耀自己打虎的事迹。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对名著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以考促读。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相似人名注意不要记乱,必要时死记硬背。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水浒传》有关的文学常识。(2)比较阅读。比较性格上的相似点。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渴望通过文化知识改变现实处境却又无力实践”等情节中概括出其“充满幻想”的性格特征。如孙悟空大闹天宫、武松反对招安的情节,都反映了他们敢于反抗压迫,不畏强权的性格。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雪峰上晶亮的积雪变成一条条冰川凝重地滑向山下,然后,冰雪变成流泉,流泉壮大,奔向河谷地带的田野……大自然kāng kǎi的赐予,使人类得以fán yǎn滋息,创造文明。人类理应顺应自然。但人类的历史,反倒常常是轻慢 与辜负大自然美好情意的历史。正由于此,在好多自然bǔ yù了美好文明的地方,大自然便日益枯萎与憔悴,那些文明也随之萎顿凋零了

(选自阿来《山南记》)

1.把文中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填在横线。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原创)

蝇子的选择

一天,一只非常聪明的蝇子飞到一张光洁的蜘蛛网旁边,蜘蛛盛情邀请蝇子进家里做客,但被聪明的蝇子拒绝道:“不了,我不会独自一人到你家去的。”

此后不久,这只蝇子发现,在地板角落的一片牛皮纸上有一大群蝇子正在不停地舞之蹈之。蝇子心想:有那么多伙伴在那里开心地玩耍,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于是这只智商超群的蝇子毫不犹豫地飞向那片牛皮纸。

在它即将落地的时候,一只蜜蜂善意地提醒道:“你可千万别犯傻,那是骗你们送命的捕蝇纸!”蝇子并不领情:“别想蒙我,你没看到我的那么多同伴在那兴高采烈地跳舞吗?它们不可能全是傻子吧?”最终,这只自负又聪明的蝇子被牢牢地粘住,不久就一命呜呼了。

请就上面的材料,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

(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3)不得抄袭、套用。

(4)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小题。(原创)

(一)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①。

(二)送别        (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②,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③。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注解】:①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班,分别;离别,一作“斑”。②饮君酒:劝君喝酒。③南山陲:终南山边。

(1)《送友人》中________一词表明自此之后友人将孤身远行,《送别》中________表明了友人归隐的原因。

(2)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情感却略有差别,请结合诗句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原创)

豫让传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①,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後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②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後,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於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後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於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於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雠,而反委质臣於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雠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於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原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雠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於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①范氏、中行氏:春秋时晋国大夫,与智伯、赵、韩、魏合称“晋国六卿”。              ②报雠:亦作“报仇”。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去而智伯(侍奉)    B. 豫让逃山中(逃避)

C. 何乃身苦形(残疾)    D. 襄子喟然叹息而泣(形容叹气的样子)

2.下列句子中划分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於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B. 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於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C. 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於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D. 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於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3.用现代汉语写出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

  ②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4.结合文中材料,用自己的话对豫让作简要评价。

 

查看答案

你为什么不伸出援助之手(原创)

1963年,纽约,基蒂·吉诺维斯从她经营的曼哈顿酒吧回家。她的公寓位于皇后大街的一个安静的中产阶层居住区内。当她下车朝公寓方向走去的时候,一个持刀男人向她走来,刺了她很多刀。基蒂大声呼喊救命,一个邻居在窗口大声警告那男人:“放开这个女孩!”歹徒正欲逃跑,但他发现没有一个人出来干预,于是又从车里走出来,将基蒂击倒在地,继续刺杀她。这个不幸的女孩继续呼救直到最后有人报了警。警察接到报警后两分钟便赶到了现场,但这时基蒂·吉诺维斯已经死亡,歹徒也不知去向。

警察在调查这一事件时发现,该袭击行为总共持续了35分钟,公寓周围共有38个人目睹了这一事件,但最终只有一个人报了警。为什么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没有一个人向基蒂·吉诺维斯伸出援手?皇后大街的居民们难道真的毫无同情心吗?难道只是因为公众道德的丧失吗?

在感慨现代人日渐冷漠的同时,社会学家们想运用更为科学的方法,探究类似事件更深层次的原因。在美国,社会学家拉特纳和助手达利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发现:当面临危机情境,需要出手援助时,现场的人数越多,出手相助者反而会越少,甚至没有人介入。

其中一个实验是这样进行的:实验员向公众发布一个“招聘启事”,从应征者中甄选出各方面条件相似的人员参加一次“面试”。

当不知内情的“应聘者”来到“面试”现场时,一位女士(实验员假扮的)安排他们在一间小办公室填写问卷,告诉他们先稍微等一会儿,自己要去拿一份文件,随即掀开门帘走进隔壁的办公室里。这时候,实验才正式开始,实验员在这间办公室里播放事先录制好的录音。

于是,正在隔壁等候的“应聘者”先是听到那位女士爬到椅子上拿东西的声音,紧接着是她的尖叫、椅子摔倒的声音。随后,又传来女士痛苦的呻吟声:“噢,天哪!我的脚……我……我……搬不动它,噢,我的脚脖子……我……没法拿开身上这东西。”

拉特纳和达利想了解,在这种危机情境中,“应聘者”独自一人会作出什么反应;如果还有其他人在场,又会作出什么反应。他们记录了每组“应聘者”实施救助行为的百分率和对突发事件的反应时间,如果“应聘者”在听到录音后四分钟内不作反应,实验就停止。

与“人多力量大”等观点的预测正好相反,实验的结果是:当单独一人时,70%的人会马上离开座位,试图以不同的方式提供帮助;当两个“应聘者”在场时,离开座位的时间就要长得多,其中一人试图提供帮助的比例陡然下降到40%;而如果旁边有人无动于衷(由研究人员假扮),则仅有7%的“应聘者”尝试着提供帮助。他人的袖手旁观,对见义勇为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降低了人们积极伸出援手的可能。

通过分析,导致这样结果的原因是拉特纳和达利提出的“责任扩散效应”。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即在某种紧急事情发生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帮助他人的责任被无形地“扩散”到其他人身上,每个人帮助他人的责任就相应地减少了。

打个比方,假定在紧急情境下,救助的责任是100%的话,当一个人独自面临这种情境,由于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的责任就是这完完整整的100%,他是否采取援助行为将直接影响整个事件的发展结果。

相反,如果同时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救者的责任,以及见死不救所产生的罪恶感与羞耻感被扩散到在场的每一个人身上,于是每个人都理所应当地认为:“就算我这个小小的1%不管,其他的99%总会发挥作用的。”因此,提供帮助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似乎都成了别人的事,总觉得自己不去援助,还会有别人去做,事情总是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的。

“责任扩散效应”从社会学角度解释了本文开篇提到的那幕惨剧。正是因为在场的每个人头脑里“除了自己之外会有很多人去帮助受害者”的想法,抑制了围观者的帮助意识,造成了实际上没有人伸出援手,不幸的受害者得不到及时援助的局面。

1.第一、二自然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2.判断下面两句话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①当两个“应聘者”在场时,离开座位的时间就要长得多,其中一人试图提供帮助的比例陡然下降40%。

②正是因为在场的人头脑里“除了自己之外会有很多人去帮助受害者”的想法,抑制了围观者的帮助意识,造成了实际上没有人伸出援手,不幸的受害者得不到及时援助的局面。

3.请为“责任扩散效应”下一个定义。

4.在现实社会中你是否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如果有,请简要描述当时的情景。你认为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样做?(不少于5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