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曾子(名参)衣敝衣以耕。普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选自《说苑》)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故有所不______

(2)纵子有,不我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3.【甲】文中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乙】文中赞扬了曾子__________的高贵品质。

4.结合现实生活,给【甲】文补充两个论据。

5.请你从【甲】【乙】两文中提炼一个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1.(1)患: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2)赐:赏赐;骄:傲视 2.(1)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2)先生您又不是向别人索要(城),别人主动送您一座城,为什么不接受呢? 3.舍生取义不受别人施舍,廉洁自律(意思对即可) 4.示例:①文天祥宁死也不降元,慷慨就义;②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枪手,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③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身殉国;④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屠刀毫不畏惧,宁死也不出卖党组织,最后英勇牺牲;⑤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符合“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的古今事例即可) 5.示例:①当面对人生重要抉择时,要明辨是非,树立重义轻利、舍身取义的价值观;②为人处世要廉洁自律,不贪不占。(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甲文选自:《孟子》 作者:孟子 年代:战国 乙文选自:《说苑》 作者:刘向 年代:西汉 甲文译文: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乙文译文: 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送给他一大片土地,说:“请先生用封地内的财富来买一些好衣服吧。”曾子坚决不受。那人回去,又再送来,曾子还是不接受。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接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那么,国君赏赐了我土地,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曾子最终还是没有接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就说:“曾参的话,是足以保全他的节操的。”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辟:通“避”,躲避。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皆:都。丧:丧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 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 “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 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2.请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蕴含的哲理。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默写。

(1)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____________________;大而言之,_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2)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春,是激情燃烧的岁月。朝气蓬勃的少年不会向往“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的隐逸,不会沉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伤感,热血沸腾的身躯里涌动的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豪迈,是“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的自信。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理解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朵奇葩。着重记录了战国时期一些谋士的言论和谋略。全书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共12策。

B.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他和契诃夫、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

C.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D. 刘备为替关羽报仇,对孙吴大举进攻,吴军节节败退。后来陆逊被拜为大都督,他先是坚守关隘,后及时抓住战机,水淹七军,蜀军最终全线崩溃。(《三国演义》)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没有体现民本思想的句子是(    )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B.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    )

A. 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 凡可以辟者何不为也?

C. 今为所识穷乏者我而为之。

D. 群臣吏民能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