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情世故实在是一门大学问。 B. ...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情世故实在是一门大学问。

B. 那天分手时的情景,现在回想起来还历历可数

C. 最近国家公布的日本侵华罪行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D. 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A项运使用正确。其他各项的错误之处分别为:B项历历可数:清楚,分明的样子,表示可以清楚的一个个或一件件地数清楚。此处应用:历历在目。C项叹为观止意为赞美,不能形容日本侵华罪行。D项目空一切:形容极端骄傲自大,是贬义词,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撺掇   欺侮   缄默   世外桃源    B. 翩然   悬殊   枯燥   周而复始

C. 磅礴   冗杂   燎原   无人问津    D. 携带   腐烛   弥漫   海枯石烂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立(yì)   洁(jiāo)   静(tián)  然而止(jiá)

B. 绊(jī)   奋(kàng)   旋()    然开朗(huò

C. (ǎi)   农(yàn)    追(shù)   销声迹(nì)

D. (xǐ)   裂(jūn)    沙(lè)    天衣无(fèng)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屠格列夫说:“幸福没有明天,也没有昨天,它不怀念过去,也不向往未来,它只有现在。”

美国总统林肯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认定自己有多幸福,就有多幸福。”

关于“幸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每个人也都有自己抵达幸福的道路和方式,请以“我有我的幸福”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可以记叙、抒情和议论。③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15行。

 

查看答案

(题文)《傅雷家书》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在傅聪长大成材的道路上,作为父亲的傅雷,从哪些方面给予儿子悉心指导?请结合书信内容具体分析。(不少于8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年味

王太广

①“红萝卜,甜又甜,过了腊八就是年……”小时候,年味是在民谣的歌唱中渐渐浓起来的。

②进入腊月后,母亲就开始把储存的小米、红枣、红小豆、黄豆、绿豆和干豆角拿出来淘洗干净,泡在瓦盆里,把各种配菜提前切好。初八早晨,当我还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就听见母亲拉风箱的“呼哒、呼哒”声儿。不一会儿,锅里的粥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冒出腾腾的热气,屋子里弥漫着浓郁的香味。品味着那五颜六色的小米粥,咸咸的、稠稠的、黏黏的、甜甜的、香香的,甜中含香,香里透醇。喝罢粥,头上直冒汗。上学途中虽然天气寒冷,但仍觉得暖融融的,嘴里似乎满是腊八粥的余香。

③“吃了腊八饭,就把年货办。”过了腊八,乡下人就开始一个集接一个集地赶,一直赶到年三十,必备的年货一件都不能落下。水屯街从东关到西关有两里多长,人们习惯把这条街叫作“街筒子”。赶年集的人很多,从四面八方涌来。熙熙攘攘,车水马龙。挑担的、推车的、挎篮的、拎包的,男女老少的脸上都挂着过年的喜悦,长长的街筒子伴着喧闹的嘈杂声,两边摆满了丰富的年货。有卖针头线脑、鞋帽手套小百货的,有卖瓜子、水果、蔬菜、烟酒副食的,有卖猪羊肉、鸡、鸭、鱼的,有卖油盐酱醋调味品的,有卖锅碗瓢盆日用品的,有卖红枣、柿饼子、黄花菜、毛鱼干货的,有卖油条、烧饼、米糕团、麻糖的,还有出售彩色气球、琉璃嘣子、泥老虎、小叫吹的……当然,我最关心的是小吃、玩具和鞭炮。

④对小孩子来说,最快乐的莫过于拾鞭炮。年三十的傍晚,当老队长朱元臣家的鞭炮首先响起,就像在庄上吹起了“集结号”,吸引着孩子们停止各自的玩耍,纷纷从不同的地方向那里飞奔而去。那时候的鞭炮都是草节子和电光炮,每挂都比较短,当我跑到时鞭炮已经响完,只能钻进浓浓的硝烟里,在燃放鞭炮的地方寻找“瞎炮”。正在这时,又听到西边李道林家响起了鞭炮声,大家迅速转移,奔向新的“战场”。正往西跑时,东边韩彩合家的鞭炮又响起来了。站在路旁的大人们看见我们你追我赶、争先恐后、来回穿梭的样子,忍不住笑起来。我听见王进才叔叔说:“你看看这些小孩,真是慌的跟拾小炮的一样!”随着鞭炮声的稀疏,家家户户开始吃年夜饭,之后是“熬皮袄”,为等待大年初一的到来。

⑤从大年初一凌晨开始,鞭炮声就响个不停。我还没起床,母亲就把新衣裳放到了床头。吃过早饭,我们挨家挨户去拜年,同时欣赏春联、门画和年画。从初二开始,我三姐就按照父母的吩咐去走亲戚。先去姥家、舅家,再去姨家和姑家,还有舅爷家、表爷家、表姑娘家、表叔家等等。初走亲戚时的果子包(即糕点)有角有棱,但在众多亲戚的相互走动中,黄色的草纸已被香油浸得黑乎乎的,有的甚至出现裂缝。我曾遇到过这种情况,就把裂缝弄大,从中掏出几个小金果吃。这样下来,原本一斤的果子包,在众亲戚家辗转之后明显不够了。过罢元宵节,该走的亲戚基本走完了,该回的礼也都回了,父亲便把全家人叫到一起,抖开果子包,让大家吃。我吃着沾有面醭和红糖的果子,尽管有的已经发霉,有的很硬,仍感到很甜、很香!

⑥过罢破五,随着一阵阵鞭炮声响起,锣鼓声传开,民间艺人便陆陆续续进了村。舞龙的、舞狮的、踩高跷的、玩旱船的、玩竹马子的、玩大头吼的、玩犟驴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村里村外,锣鼓喧天,人们兴高采烈,欢呼雀跃,载歌载舞,热闹非凡。元宵节前后形成高潮,一直持续到二月二。这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生活习俗的民间玩艺儿,花样翻新,百看不厌,不仅给老百姓带来了欢乐,也为年增添了浓浓的气味。

⑦年味是乡愁,在渐渐失去年味的今天,我们到何处找回乡愁呢?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2月4日,有删改)

1.结合文章内容,试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②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上学途中虽然天气寒冷,但仍觉得暖融融的,嘴里似乎满是腊八粥的余香。

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第⑤段中加点的“这样”具体指什么?

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以“年味”为题有何妙处。

6.文中作者的“年味”是幸福的滋味,但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过年是“变味”的,请举出“变味”的例子,并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