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董卿在《朗读者》第二期开场白中说,在我们每一个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董卿在《朗读者》第二期开场白中说,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陪伴。朋友的陪伴,让时光多了一份友爱;父母的陪伴,让生命多了一份温暖;好书的陪伴,让头脑多了一份智慧;《朗读者》的陪伴,让心灵多了一份震撼……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陪伴,让岁月多了一份         ”为题,写一篇文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5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参考例文 陪伴,让岁月多了一份温暖 母亲呵!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题记。 母爱是一切的源泉。 母爱是维系世界并促使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母爱是一缕阳光,让我们的心灵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觉如春般温暖;母爱是一泓清泉,让我们的情感即便蒙上岁月的风尘也能清澈澄清。在人生中,母亲乃是一切。在悲伤时,她是慰藉;在沮丧时,她是希望;在软弱时,她是力量……她是同情、怜悯、慈爱、宽容的源泉。 幼年,母爱是让我沉酣的《摇篮曲》 一首节奏欢快的《摇篮曲》在您的唇齿间流露出,我已数不清伴我度过多少黑夜,只晓得它与月夜准时同在。我静躺着,伴随着您的歌步入甜美的梦,您纯美的笑躲不及我记忆的封锁,要问您是以什么样的分量存在着,大可向全世界宣布,您深深地埋藏在我的脑海里,我的梦里,我的心里,我的歌声里。 童年,母爱是不平凡的无言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一首不平凡的歌却唱出了母爱的不平凡。是谁在雨中为我遮雨?把伞偏向我却淋湿自己?是谁在寒冷中为我挡风?把外套脱下却使自己冷得哆嗦?是谁怕我在发育的身子被书包压累,而把沉重的书包跨在自己的肩上?是您啊!母亲!全是您!您从不说半句怨言,无声无息的把母爱全倾注在我的身上,您的爱,是不平凡的无言。 少年,母爱是幸福的港湾 我叛逆,所以我便是一艘不听好言相劝的渔船,我以为一切都是安全的,于是我摆脱岸边绳索的束缚,离别熟悉的港竟不会一丝哀愁,我飘啊飘,在陌生的水域逐流,可惜天公不作美,海浪肆意的拍打,我经不起拍击,竟退却的差点被击翻,终于在焦急害怕的混杂中一个强有力的声音在远处呼唤,呼唤我“亲爱的孩儿,回家吧,我是你永远的岸,不论你流浪了多久,离开了多远,我的港湾只永远给你停留,只永远为你开放!”您温馨的话化成一股暖流融汇进我的心窝。 要问母爱是什么?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是雪天里的一块碳火;是冬夜里的一碗姜汤;是维持生存不可或缺的氧气与水。世间有爱千千种,唯独您把母爱表现的淋漓尽致!是人生漫长岁月里和历史里千古流传的佳话。 成长路上,感谢有您相伴! 【解析】试题分析:作文标题“陪伴,让岁月多了一份 ”。先说“陪伴”,它关注考生的情感世界,有利于考生调动生活积累,彰显写作个性。“陪伴”的意思是随同做伴。考生可根据“陪伴”的这几个义项来审题并打开思路。比如可以写爸爸、妈妈、老师、同学(或朋友)陪伴“我”学习,表现亲情、师生情、友情;妈妈陪伴奶奶看戏曲,表现妈妈的孝顺;老猫陪伴空巢老人,表达对老年人需要关爱的呼吁;自然灾害肆虐中国,子弟兵陪伴灾民共渡难关,表现军民情深。再说所填关键词,这个关键词是“陪伴”的一种结果。所以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填写词语。如横线上可填“感动”“友爱”“温暖”“智慧”“幸福”“成熟”“理解”“快乐”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后面小题。

邻居

李铭彩

母亲第一次进城,带来一大包糯米粉。糯米粉是山村老家过年过节接亲待客做糍粑用的,母亲做的糍粑是我从小到大最爱吃的食物。 

晚饭后妻子和母亲唠家常,母亲一一询问这个单元里住了几户人家,住的都是什么人,姓甚名谁,哪家几口人,做什么工作,老家哪里,身材相貌高矮胖瘦等等。

妻子只答得出住了几户人家,其余一概不知;我经常出差在外,就更不清楚了。母亲责怪我们说:“你们是怎么做的邻居?都还不知楼上楼下住的什么人,真是的。” 

第二天一大早,母亲就端了洗菜盆和糯米粉做糍粑,满满的一大盆。妻子冲我扮鬼脸笑嘻嘻地说:“妈,做那么多。”母亲说:“我怕还不够呢,得做两盆。”我说:“够了够了。”

中午下班回家,饭桌上摆着母亲做的糍粑,个个有棱有角大小均匀,芭蕉叶和糯米特有的香味满屋缭绕。母亲的手艺不减当年,似乎比在老家包得更精致,用的馅料也更足了。

就连向来对糯米食品不感兴趣的妻子也破例吃了两个,我吃了五个还想吃,可是母亲说没有了。我问她:“你早上做了那么一大盆就这几个啊?” 

母亲说:“不够分了,还有几家没分到,想吃明儿我再多做点。” 

我说:“什么不够分,你分谁去了?” 

母亲说:“分邻居咧,你们说这单元里还住着十三户人家,我按大概一家五口人,一人两个的份做的糍粑,今个去分,才知一楼的张家住的是兄弟两家人。”

我和妻子听得目瞪口呆。母亲与邻居素不相识,为送几个糍粑,这样挨家挨户去敲门总不太合适。

妻子说:“妈,以后别去分这些东西给邻居,我们自己吃就行了。” 

母亲说:“这怎么行?我可不吃独食。住这么近,出门抬个头都碰到,能偷偷吃?我吃不下。” 

在我们山村,哪家做什么好吃的不分邻居吃就叫吃独食,是被人瞧不起的。以前母亲每次做糍粑都备足左邻右舍的份,听到捶馅的声音邻居婶婶就来帮忙了,闻到炒馅的香味孩子们更是早就围在窗台下候吃了。路过的乡亲,放牛的、上山砍柴的、下地干活的,都会不请自到地拴了牛放了工具,进门来尝鲜。有的蹲在门槛、有的猫在灶台、有的站在厅堂中央,一面吃还一面说着好吃好吃,吃完再忙活去。没有来吃的邻居,母亲会送几个去,哪家都是满心欢喜地接受,每亲笑得脸上的皱纹像绽开的菊花。 

妻子问:“妈,那人家肯要吗?” 

母亲眉开眼笑地说:“哪有自己说要的?总要推辞一番。我都给留下了,留下了就是要了。”然后笑呵呵地扳着指头告诉我们,她知道了哪层楼哪一家住什么姓氏的人家,颇有成就感。 

下午上班,我却在楼下的垃圾池里看到了七八袋用白色塑料袋装的糍粑。袋口原封不动扎得好好的,一看糍粑的颜色和形状就知道是母亲的手艺。我心里十分难受,怕母亲下楼看到伤心,急忙把那些糍粑丢到了小区外的垃圾桶。 

下午下班回来,我刚走到楼下,就听到母亲的声音:“这糍粑是我自己磨的粉做的,滑溜细腻着呢。尝尝吧,大家都是邻居别客气。” 

对方说:“谢了谢了,我说了真的不用,我忙着呢。”一副很不耐烦的口气,“嘭”一声把门关上了。 

母亲又敲开另一家的门,说:“下班了吧,我是六楼的,做了些糍耙送几个你尝尝。” 

对方说:“不用不用,你留着自己吃吧。”没等母亲说第二句话门就关上了。那是一个时髦的少妇,她伸出来拉门的手臂,白嫩浑圆,和母亲黝黑干瘪的手臂是多么鲜明的对比。 

母亲愣怔在那里,见了我,难过地说:“你得罪人了?”我说:“不是的,妈,别分了,回家说。”

母亲把糍粑从塑料盆里一个一个拿出来摆在饭桌上,摆弄着,不言不语一脸落寞。 

善解人意的妻子说:“妈,他们不吃咱们自己慢慢吃,放冰箱坏不了。城里人跟农村人不一样,他们不喜欢糯米食品,以后不分他们就是了。”妻子一边说一边把糍粑码好放进冰箱。 

母亲轻轻叹息了一声,喃喃自语 :“________ ____”

1.小说以时间为顺序安排情节,请你在下列横线上将情节补充完整。 

①母亲带来一大包糯米粉,晚饭后向妻子询问起左邻右舍;

②第二天一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中午下班回家,发现糍粑不够吃,母亲告知原因;

④下午上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下午下班回来,看到母亲送糍粑遭人拒绝,母亲落寞叹息。

2.文中插叙了“我”回忆起山村的往事,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3.小说原题为《失落的糍粑》,发表时改为现在的《邻居》,你认为哪个题目好?请简述理由。

4.请给小说补充结尾,并简述你这样写的理由。 

母亲轻轻叹息了一声,喃喃自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乙】两个片段均是描写“我”的母亲,请从描写手法及其作用的角度比较它们的不同点。

【甲】母亲把糍粑从塑料盆里一个一个拿出来摆在饭桌上,摆弄着,不言不语一脸落寞。

【乙】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查看答案

(2017届中考黑龙江龙东卷)阅读《培养自己的静能量》一文,回答下列各题。

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①云南省勐海县的贺开茶山上,有几个做茶的年轻人。茶山听起来很美好,待起来可不好受:远离了都市的繁华,朋友圈就那么几个人,洗个澡、看个电影、吃顿料理都不太方便。虽说是为了创业,怎么能待得住?有个做茶的年轻人杨景润这样回答: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26岁的崔亚蕾说得更简单:静下来就好了。

②静,就是潜下心来,保持安静。有些年轻人缺乏安静的耐心,一味追求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一静下来就不习惯,觉得无聊。譬如酒和茶,他们更爱酒的热烈刺激,较少去品茶中滋味。遇事急躁,做事浮躁,还没想好要干什么、怎么干好,就急吼吼做方案拿计划,一旦遭遇挫折,又不知如何是好。又或者“这山看着那山高”,职业规划变了又变,跳槽成了家常便饭。有些年轻人想当然以为动比静好,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于是整日忙于交朋友,参加酒场聚会,钻研“成功学”,寻找成功的“终南捷径”,希望一蹴而就。

③静的好处很多。《大学》里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诸葛亮告诫过我们:“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显然,安静也是一种“能量”,甚至是一种很强大的“能量”。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曾国藩给自己定了“静坐”的“日课”:每天不管在家还是外出,总要独坐两小时。

④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云南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自找苦吃”,带领林场职工绿化荒山,20余年造林5万多亩。来访的记者问他,那么艰苦怎么待得住?老书记笑答,山上鸟语花香、清风阵阵,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应该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忍受得住如此寂寥漫长的精神考验,并把它转化为郁郁葱葱的“精神绿洲”吧。

⑤培养“静能量”,要学会追求安静。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安静并非召之即来,要想静下来,须下一番修炼功夫。让自己“静下来”的法子挺多,古人说“唯读书可以变化气质”,读读书,钓钓鱼,下下棋,练练书法,只要有心,无论哪种,久久为功形成习惯,心沉下去,“静”的境界就升上来了!

⑥培养“静能量”,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当你烦躁不安、百无聊赖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想要什么,适合做什么;当你遭遇挫折、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做错了什么,失败了又如何;当你小有成就、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来,想想初衷是什么,得到的算什么。

⑦培养“静能量”,当然不一定要去茶山等偏远的地方“修行”,只要心无旁骛,处处可以历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培养“静能量”,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深。青年像初升的太阳,自然是朝气蓬勃的。不过,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请为第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4.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①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②,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③,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④也。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⑤。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⑥之人皆蒙其利焉。

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尝显用⑦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⑧,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⑨。夫虑熟谋审⑩,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⑾,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⑿,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选自欧阳修《偃虹堤记》,有删节)

【注】①滕侯:即滕子京,北宋人,屡遭贬黜,其时被贬,任岳州知州。②按图:按照地图。这里指看着地图。③利害:这里偏指好处。④冲:交通要道。⑤覆溺之虞:船翻人被淹死的忧患。⑥无远迩:无论远近。⑦显用:重用。⑧一州:指岳州。⑨以利及物:凭修这个堤来惠及百姓。⑩虑熟谋审:深思熟虑。⑾不以废:不要把它废弃。⑿纪:记载。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停顿一处)。

有 事 于 州 者 近 而 且 无 患

盖 虑 于 民 也 深

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予书按图______________          ②问其作而________________

③此君子之作也,可以_______     ④朝廷用兵急人之时__________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

4.《偃虹堤记》写到“(滕侯)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

请写出《岳阳楼记》中内容与之相关的语句。

5.欧阳修的《偃虹堤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堪称姑妹篇,都写了滕子京的事迹并就此展开议论,请结合下面的材料比较两位作者议论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甲】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尝显用⑦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⑧,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⑨。夫虑熟谋审⑩,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⑾,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⑿,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与史郞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释】①这是李白流放夜郞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1.第二句中的“望”字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2.三、四两句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

③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__。(《蒹葭》)

④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涉世家》)

⑤晏殊《浣溪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委婉含蓄地抒写了伤别怀旧之情,生发出值得玩味的情趣。

⑥孟子《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表明人心归向、上下团结是取得成功的关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